否則,流放都是輕的。
乾隆從不允許任何人議論粘桿處的意義,哪怕是都察院。
什么私設特務組織,會破壞三法司的權威,屬于猜疑臣子,非仁君行為,這些文臣冠冕堂皇的觀點一概不接受。
從順治帝開始,先是二十四衙門,后變成十三衙門,又變成粘桿處。
大清皇帝,從來沒有放棄過這一耳目。
倒是嘉慶帝上位后,被忽悠取消了這個唯一的
特務組織。
獲得一致好評,圣君仁君明君各種吹捧的名頭不要錢一般砸向紫禁城。
再加上密折制度的衰微,時常被地方督撫忽悠的暈頭轉向。
大清朝的生態變成了
皇帝你永遠圣明,不過地方上的事本官說了算。
只要同僚們都一團和氣,就永遠能瞞著您。
甭說是千里之外的區域,就算是京城百里外的高碑店被洪水淹了,皇帝也不知情。
可以說,密折制度和粘桿處,是乾隆震懾地方督撫的兩大利器。
朕在紫禁城,也知道你們干了些什么。
甭想串通一氣,蒙蔽朕。
只會讓朕發怒,砍下爾等狗頭。
皇冠上的蒙塵,時不時就靠鮮血沖刷一遍,時刷時新。
欽差大帳內,
錢峰皺著眉,聽完了兩人的敘述。
“需要本欽差協助嗎”
“要兵。”
“行,本欽差這就辦手續。江北綠營抽調的2000綠營兵,滿餉滿編,海都統親自訓練了10天,想必可堪一用。”
“謝欽差大人。”
“且慢,你這份名單上,居然還有一個旗人”
“對。此人在蘇州滿城居住,名叫多隆,懷疑他私下販賣戰馬,去向不明,有大量財產來源不明的嫌疑。”
粘桿處侍衛,一拱手,退出了大帳。
他們已經領取了調兵的所有手續,還有加蓋了欽差關防大印的親筆信。
和江春一前一后抵達了蘇州城。
江春并不知情,他在明處。
下榻在山塘街,
李郁拿到拜帖時,愣了一會。
“江春此人和我素無來往,他來干嘛”
“無事不登三寶殿。”
“嗯,先晾他一兩天。派個人去找下王神仙,這貨和他很熟。”
“妾身這就去辦。”
楊云嬌做事縝密,內務部的人都是她篩選出來的,作風類似。
平凡臉,平凡人,扔在人堆里找不到。
少言寡語,但觀察力敏銳,心思沉穩。
王神仙聽說此事,愣住了。
他猶豫了一會,并沒有去江春下榻的旅店打探來意。
而是徑直去李家堡,
見到李郁的
“這話從何說起”
“江春這人看似慷慨、儒雅、寬厚,但實際上城府很深。”
“有這么可怕嗎”
“咱倆什么關系,我沒必要欺騙你。我和江春打交道次數不少,總覺得這人看不透。”
李郁笑了
“你是真當我兄弟,謝謝啊。”
“害,那不是還指著你發財嗎。我可準備了很多麻袋,想裝銀子呢。”
“發了財,你有什么打算”
“我去兩廣養老啊,那邊氣候溫暖,世界,有銀子就是爺,衙門也開明,只認銀子不擺譜,不像北方”
王神仙沉浸在幻想中,突然回過神來了
“哎,咱不是在聊江春的事嗎這都哪兒跟哪兒啊。”
江春在山塘街,到處走走逛逛,并不心焦。
內務部的人,不遠不近的觀察了他好幾次,沒有發現異樣。
而在這個過程中,就著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