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萬歲”
歡呼聲雷動,襄陽城如同過年般熱鬧。
不過,洪圣帝還是有點自知之明的。
宣布待打下武昌,再定都、祭彌勒。
次日,大軍水陸并進,綿延50里,順漢水直下。
沿路擊破多個城池,勢如破竹。
直抵武昌城外10里,扎下大營。
而此時,阿桂才翻山越嶺,抵達了漢陽府黃陂縣。
一行30余人,狼狽的如同乞丐。
這一路失蹤親兵2人,摔死摔傷4人。
堪稱是用鋼鐵般的意志,強行走到這里的。
探路的親兵,一瘸一拐的回來了。
“主子,白蓮先鋒已到武昌城下了。”
“他們來的好快。”
“咱們怎么辦,進了武昌城可能就出不來了。”
“別急,待本官再想想。”
阿桂毫無朝廷重臣的形象,疲憊的斜靠著土堆,啃著一塊干餅子。
胡子拉渣,眼睛布滿血絲。
突然,不遠處過來了一群人。
警惕的看著他們,擺出了戒備的架勢。
“主子,好像是本地綠營。”
“去,叫他們領頭的來見我。”
親兵剛靠近到20步距離,一支羽箭嗖的釘在他腳前。
“站住,什么人”
“我們是朝廷的人,這有腰牌,自己拿去看。”
親兵穿著便服,甩過去自己的腰牌。
對面那個手持弓箭的綠營漢子,依舊警惕心不減。
“你們一群漢子腰懸刀劍,又都是外地人,就憑一塊腰牌不可信。”
“媽的”
親兵剛想罵人,就看到對面的人齊刷刷舉起了弓箭。
阿桂連忙大喊一聲
“住手,本官乃軍機處大臣,欽命節制湖北戰場。對面的,過來看公文。”
漢子小心的看了蓋了大紅印章的兵部勘文。
居然松了一口氣,收起弓箭,笑道
“我認識這個章,在黃州協副將署外張貼的告示見過一次。沒錯,兵部的大印。”
“拜見大人。”
“起來吧,你是何人”
“標下黃陂營弓手,張九佬。”
阿桂笑了
“你這名字誰取得”
“我爹,黃陂人勤奮,有九佬十八匠的說法。”
“給本官講講,什么意思”
“就是代指手藝人。九佬指的是鬮豬、殺豬、騸牛、打墻、打榨、剃頭、補鍋、修腳、吹鼓手這九個行當,十八匠是金、銀、銅、鐵、錫、木、瓦、窯、石、漆、彈、蔑、染、畫、雕、酒、箍、皮。”
阿桂是世襲貴族,簪纓世家,頭一次聽說這種東西,頗覺新鮮。
就問道
“所以九個行當,你都會”
“略通一二,嘿嘿嘿。”
阿桂指了指后面的那些人,問道“這些是”
“都是一個汛的弟兄們。最近上官讓我們多加提防,小心白蓮的探子。”
“哦白蓮喜歡派探子嗎”
“嗯,很多。他們一般打扮成老百姓模樣,四處亂竄。”
張老佬很健談,讓阿桂了解了許多信息。
比如,一半的綠營兵都被調走了,加強武昌城防。
還有,四周有點錢的人家都逃走了。
要么躲到山里,要么去了更大的城池。
“我們要去武昌,怎么走最便捷。”
“旁邊這條河叫灄she水,坐船一直往南走就能到武昌城。”
“走,你前面帶路,去縣衙借船。”
張九佬帶路,眾人一路無言。
進入縣城后,有親兵小聲問他
“嘿,你知道軍機處大臣是多大的官嗎”
“不知道。”
“難怪,你敢這么和咱家大人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