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司馬尚和張厲勇倆人,也走的很近,逐漸形成了一個“前清廷官吏小集團”。
并且在白蓮體系中,話語權日益變大。
洪圣帝雖不愿看到,卻也無可奈何。
因為老兄弟們除了會燒香念經、會裝神弄鬼、會舉著大刀片沖鋒玩命,其他的啥也不會。
糧草的存量、消耗量永遠是個迷。
安營扎寨,搞的像乞丐聚會,四處漏風。
行軍時,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
炮營更是扯淡,每天跪在炮口前,燒三炷香,美名曰祭炮神。
行軍時,炮筒貼著黃符紙。
開炮之前從不瞄準,跪地念念有詞。
一旦僥幸命中,則狂呼心誠則靈。
種種離譜行為,
就連押運火炮回來的宋堂堂主,和皖北分舵舵主石益開這種純外行都看不下去了,生怕他們搞壞了這20門重金購買來的火炮。
洪圣帝雖然不懂火炮,但是那整齊劃一,毫無毛刺,锃亮的能照人的炮筒,就說明了做工的精良。
心中又一次詛咒,李郁趕緊全軍覆沒,只身逃跑,然后無路可走,只能來投靠自己。
自己依舊會大人大量,封他高官厚祿。
嗯,還有潘賽云這個外向的妮子,一并賞給他。
“路上順利嗎”
“清兵設置了幾次關卡,好在有驚無險。”
“好,好。”
白蓮組織嚴密,常在各交通要道皆有布置秘密聯絡點。
一般以大車店、旅店、飯莊為掩護,再發展若干小吏充當保護層。
教徒過境時,掩護。相當于一種古早版的地下交通站。
而且很多秘密聯絡點的掌柜,甚至持續了幾代人,家族傳承。
一入白蓮,世代白蓮。
背叛者無一幸免。
當然了,光用教規恐嚇肯定是不行的。
入白蓮的好處自然也是明顯的,不擔心被欺負,可以放心掙錢。
凡是三教九流來故意找茬,一般都會意外死亡。
物理布道
“拜見圣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洪圣帝對于石益開還是滿意的,因為他很有誠意。身為皖北豪強人士,隔著大老遠的卻愿意奉自己為共主。
“皖北的形勢,如今好嗎”
“1000弟兄,蓄勢待發。”
“石兄弟,一旦起事后準備向何處發展”
“臣想向南打,打到長江,就能和圣國互通來往了。”
“好,你是個有大局觀的人。”
“謝圣帝。”
實際上,往南打除了長江方便聯系之外,還有個重要因素。
那就是皖北平原一望無垠,怕是扛不住清軍騎兵的反復沖殺,而南邊就不一樣了,可以鉆進大別山。
造反是個高風險的事,不能光考慮勝利,不考慮失敗。
一般來說,失敗的概率極大,超過九成九。
皖北民風彪悍,歷朝歷代,都屬于知名創業區。
石氏是當地大族,練武風氣濃厚。家族中男丁,皆擅長騎馬刀槍,在當地名聲顯赫,同時也是當地“順刀會”的首領人物。
知縣雖有提防監視,卻也不愿過多得罪。
洪圣帝賞賜下了2000兩金子,其余再也沒有了。
石益開雖略有失望,也坦然接受了,暫且留在軍中,仔細觀察戰況。
而宋堂堂主,宋青城卻在圣帝面前,痛罵李郁無恥、心黑、絲毫不把本教放在眼里。
洪圣帝雖不喜,卻也只能敷衍道
“眼下還不能和那廝撕破臉,你就不必再去了。”
“朕會另派他人去江南,挖他的墻角,許以金帛女子爭取他手下工匠。他給工匠發多少工錢,朕給十倍。”
江南,
鎮江府丹陽城外,來了一支軍隊。
乃是胡之晃率領江南提標的兵,一路西進,終于抵達了朝廷的地盤。
軍中還有一些倉皇逃出的文官、士紳。
其中官職最高的就是江蘇布政使朱珪,只不過很快就被兩江總督李侍堯召了過去,宣讀了貶官的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