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居高臨下,視野佳,滾下石塊都能造成殺傷。
而李家軍的優勢是槍打的遠,打的準。
線膛槍配上米尼彈,碾壓清軍的鳥槍一個時代。
木柵后,一群清軍蹲在土袋子后面。
“千總大人,賊兵的槍怎么打的這么準”
“放,那是瞎貓碰上死耗子。”
千總大聲喝罵,舉著佩刀督促手底下這幫兵,要探出身瞄準了打,不許瞎蒙。
可能是由于他的紅纓帽太惹眼。
一顆米尼彈準確的飛越百米,撞進了他的腦袋,瞬間掀掉了半個腦殼。
鳥槍手們目瞪口呆,更加緊張。裝填的速度急劇下降,反擊緩慢。
第一軍團第四火槍營第二隊的隊長,曹阿根敏銳的抓住時機,抽出指揮劍大喝一聲
“沖上去,白刃戰。”
說罷推開盾牌,沖在了最前面。
幾十名士兵也緊跟著快速沖鋒,冒著清軍的箭矢槍子。
不斷有人倒下,然而余者奮勇向前。
打仗靠的就是一股氣。
曹阿根左手持手銃,右手握劍。
沖到了清軍防線前,隔著拒馬,轟了一槍。
隨后砍斷固定拒馬的粗麻繩,用力抬開。
眾人一哄而上,白刃戰片刻,清軍死的死,降的降。
山腰的第一道防線擊破,李家軍獲得了一個落腳點。
山頂清軍嗅到了危險。
散入兩側的弓箭手,躲藏在樹林里開始阻擊。
從側面咻咻飛出的箭矢,讓李家軍的攻擊大挫。
林淮生看著被抬下來的傷兵,吩咐道
“抬槍手,上。”
一隊抬槍手,在盾牌的掩護下開始進攻。
依舊是熟悉的配方,一人肩扛,一人開槍。每次裝填10顆小霰彈。
強有力的火力支援,打的樹林里的清兵弓箭手膽寒。
壓根不管人在哪,對著樹林就是一頓噴。
樹葉飄落,人也一樣。
抬槍裝填困難,那就干脆直接換防。
一隊打完,立即撤到山腰處。第二隊立馬頂上,火力支援。
第一軍團的火器是充足的,因而可以放心大膽的上。
雨花臺峰頂,督標的一員參將額頭冒汗。
他在總督大人面前夸下了海口,說堅守10天毫無問題。
有他在,江寧的南大門固若金湯,結果這踏馬才1個時辰就快撐不住了。
“打,給老子狠狠的打。把鳥槍都集中起來,對轟。”
“大人,賊兵有抬槍,火力太猛了。”
“老子也有抬槍,還有虎蹲炮,拉上去和賊兵對轟。”
見督標兵丁有些畏懼,參將抽出佩刀,眼神陰狠
“凡是畏葸不前的,制臺會關照他的全家。咱李總督的為人,諸位還不清楚嗎”
兵丁們頓覺脖后惡寒,
李侍堯上任的第二天,就處決了幾十人。
起因是江寧城守營的一群兵丁逛窯子,嫌棄太貴,和打手們發生了沖突。
好死不死,李侍堯的轎子剛好路過。
他靜靜的看完了全過程,調來了一隊八旗兵。
包圍了整條街道,把動手的兵丁、窯子的打手、十幾個姑娘一起抓了。
押到秦淮河邊,全部給咔嚓了。
江寧府震驚,官府殺人不稀奇,可連同綠營兵一起砍了就很稀罕。
對此,李侍堯的說法是
“起因不重要,過程不重要,性質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