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顧不得臟兮兮,就來到了帥帳
“主公,我需要大量木頭,支撐坑道。”
李郁一愣
“輜重營的所有木頭都歸你調配,還不夠”
“遠遠不夠。”
“別急,坐下來慢慢講,遇到什么困難了”
“江寧的地下層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黑面窩頭,土質太松軟了挖到哪兒塌到哪兒必須一邊挖掘一邊加固。”
“和長興煤礦比呢”
“不好比。完全不一樣。在礦區的時候,支撐的木梁之間距離有一丈,極少數區域才加大密度。”
“那江寧呢”
趙二虎苦笑
“間隔超過2尺,就塌下來了。”
“那挖掘地道爆破的戰術還能繼續嗎”
“能,就是需要時間,起碼起碼12天。”
李郁緩緩點點頭,隨手敲了一個雞蛋遞給他,示意他吃掉。
“來人。”
“義父有何吩咐。”
“抽調500兵,就近砍伐樹木,不夠的就拆房。”
李小五立馬出去了,大營很快喧鬧了起來。
江寧城周邊成材的樹林很少,都被砍伐殆盡。大清朝的百姓不懂保護環境,都砍伐做了柴火。
這一點,就不如蘇州府綠色。
李郁起家的第一步,就是全府推行煤餅,不許砍樹。
所以,士兵轉而開始拆房。
外城房屋眾多,人煙稠密。此時大部分百姓都跑了,躲避戰火。
空置的房子拆掉,取房梁還有主柱,戰爭的破壞不可避免。
江寧城的清軍也發現了拆房的煙塵。
他們倒沒懷疑什么,因為換了他們也會拆,就地取材是大軍的必備技能。
這么多人要吃飯,需要海量的柴禾。
所以一些城墻上站崗的民壯,反而幸災樂禍了起來。
“這下好了,士紳老爺們得心疼死。”
“誰說不是呢,吊城外的這些鋪子值錢的一批。”
“有多值錢”
“就冒煙的那地兒,一間鋪子至少300兩。而且有錢還未必買得到。”
“嘿,聽你這么一說,我心情好多了。”
1770年,也就是六年前,化學家拉瓦錫發現了“物質守恒定律”
在任何與周圍隔絕的物質系統中,不論發生何種變化或過程,其總質量保持不變。
而江寧城的這兩小兵,熟練掌握并且使用了“情緒守恒定律”。
簡單說,就是世上有一群人開心了,就會有另外一群人悲傷。所有的情緒都是守恒的。
這顆星球上的快樂份額是固定的,你多快樂一些,我就少快樂一些。
鋪子被砸了,士紳老爺們很悲傷,但是這些被迫上城的民壯就獲得了快樂。
同理,還有“財富守恒定律”。
和上一條定律,有著不可明說的復雜聯系。
祖先們好像什么都不懂,又好像什么都懂
所以說大清朝瞧不上洋人的那些發明創造,認為是“奇巧贏技”,實際上是有道理的。
甭管洋人發明了什么,咱大清朝都能找到相似的存在。
老祖宗的智慧里,啥都有。
拉瓦錫算個球,還不是被砍頭了
路易十六算個球,也被砍頭了
這就是不讀論語的下場。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