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五千斤。”
“知道了,下去吧。”
看似數字還挺大,實際上用起來超快。
杜仁立即拿紙算了起來
“一支燧發射擊三十多次,消耗1斤火藥。一門12磅炮射擊一次,消耗4斤火藥。”
“您的一個營火槍齊射5輪,就大約要用掉100斤火藥。這還是小數目。”
“這里有300門火炮吧齊射一輪,就要消耗1000斤火藥。”
李郁抬頭“老杜,別說了。”
過了半晌,他又問道
“硝石怎么突然短缺了什么原因”
“天氣原因,咱們的硝田產量急劇下降。還有就是咱們之前沒打過大仗,嚴格來講,江寧之戰是第一次大型戰役。所以,我們實際上都沒意識到大型戰爭消耗火藥的速度是何等恐怖。”
“明白了,此事絕不能外泄。”
“主公放心。”
“江北怎么樣”
“海蘭察的800索倫騎兵在儀征集結,同時征集了200艘民船,看樣子隨時會渡江。不過咱們有戰船在南岸提防他們,爭取擊沉在長江中。”
“一定要小心。”
杜仁在營中吃了一頓飯,就悄然離開了。
對外說法是,為了押船送山地步兵營來前線。
在七子山訓練已久的云南橫斷山民組成的山地步兵營,終于趕到了。
他們的裝備,衣著都透露著格格不入。灰色黑色的衣服,奇形怪狀的短刀,草鞋,甚至是赤腳。
弓、弩、吹箭、短手銃都有人裝備著。
隊列也不太整齊,許多人臉色不好,暈船。進入營地后就是呼呼大睡。
一場大雨,讓炎熱的氣溫稍微降低。
江寧城百姓終于體會到了戰爭的陰霾。
“京師八旗援兵,一戰盡沒”的小道消息,傳的沸沸揚揚。不知是從哪兒傳出來的,但是所有人都在自發成為傳播鏈條的一環。
米價,應聲上漲。
所有人都陷入了瘋狂,加入排隊購米的序列。
李侍堯站在城墻上俯瞰這一幕,只覺得后背發涼,他總覺得似曾相識。
琢磨了許久,才煥然大悟。
這不就我親爺爺李永芳的手筆嗎
李永芳當年投靠老奴后,每逢攻城,必先派細作潛入城中。殺人,收買,縱火,散布謠言,無所不用其極
他閉上眼睛,隱約產生了一種幻覺,100多年前,爺爺李永芳開了一槍,100多年后,這顆子彈擊中了自己的后背。
江南賊酋,也姓李。
難道是有什么隱情嗎
回到總督府,他把族譜翻了出來。
想尋找祖上是否有那么一脈,曾經在江南生存過這么優秀的細作手法,不是親戚關系,說出去誰信吶。
“制臺,出大事了。”
“何事慌慌張張。”
總督府的屬官,氣急敗壞指著城外
“賊兵把京師八旗的首級和盔甲旗幟都拉到正陽門外了,城墻守軍軍心浮動”
又有屬官大聲來報
“朝陽門,水西們,神策門,皆有賊兵立起豎桿,懸掛八旗將士盔甲首級。”
李侍堯臉色鐵青,氣急敗壞的騎馬沖上城墻。
江寧城墻厚寬,可直接騎馬奔跑。
到了朝陽門,他沒有下馬就看到了城外那囂張的一幕。
十幾個豎桿上,懸掛首級旁邊是各色八旗旗幟,造假一時都造不出這么多種顏色。被打爛的盔甲,就直接攤在地面。
有囂張的賊兵大喊
“瞧瞧,斬首京師八旗1萬級。江寧城降否派人來談談條件吧。”
李侍堯咬著牙,說道
“開炮。”
“制臺”
啪,挨了一鞭子。
“本督讓你開炮,你要扛軍法嗎”
轟轟,幾門火炮陸續轟鳴。當然了,肯定打不著,只是表明一種態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