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乾隆特意征召土謝圖汗部王公,和土爾扈特汗入京,目的很復雜。
清廷的制衡權術,大約是所有王朝當中玩的最6的。
仔細研究整個帝國,發現處處皆是制衡。
滿,制漢。
漢官清流,制滿人親貴。
蒙古十數部,勢力均衡,互相制。
朝堂更是如此,永遠有兩個集團并立。倒了一個,就立即扶起一個新的。
更不必說,皇族制滿,滿八旗制蒙八旗,蒙八旗制漢八旗,漢八旗制綠營,綠營又制民。這么一套縝密的金字塔制度了。
還有以漢制土,以士紳制民,以關內八旗制關外八旗,等等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操作。
贏家只有一人,皇帝
如果說,在1776年的這個夏天。
誰最了解清廷的制衡之術,除了乾隆本人,大約就是李郁了,沒有之一。
這么一套帝王術,乾隆甚至不敢提前傳授給皇十五子,永琰。而是準備再等幾年,待身子骨實在熬不住了,再傳授給他。
做皇帝也挺難的,
怕儲君太愚鈍,又怕儲君太精明。
永琰為人溫良敦厚,可萬一聽了這套制衡精髓,反過來制衡皇阿瑪怎么辦
生在帝王家,信任他人是一種危險的品質,好似飛蛾撲火。
他人,是指任何人。
包括生我的,我生的,幫我生的。
這倒不能歸咎于人品,而是皇冠過于誘人。
某種程度上說,乾隆和李郁倒是有一些共同語言,比如說權術,比如說看透人心。
當然了,
李郁肯定比他要博愛、善良、正直、先進
在尚未拿下江寧城之前,就已經定下了基調,多抄銀子少死人
李郁,回到了他忠誠的蘇州而且是西山島熟悉的作戰指揮室。
“主公到。諸位,起立。”
啪,武官文官紛紛肅立,并攏腳跟。
“諸位,都坐吧。夏日炎炎,不必如此拘謹。”
眾人笑了,有人解開了風紀扣,有人照舊。
所有人都靜靜的聽著主公講話
“沒有拿下江寧,我就臨時回蘇州府,是因為計劃有變。”
“目前清廷在江南已經沒有任何一支機動兵力能威脅了我們了。所以,我制定了一個抽血計劃抽干江寧的血。”
眾人一震,這敘事風格一聽就很宏大。
李郁笑著繼續解釋道
“攻城的目的是什么獲得城中財富,殺傷城中敵軍,獲得城中人口,占據有利樞紐位置。”
“攻而不破,將破城時間延遲大半個月,我就能確保江寧數十萬人的財富,全部流入我的口袋。”
“當然了,殺人也能達到目的。但我既想得到這筆財富,又想得到江寧的民心。”
“諸位覺得劃算嗎”
眾人紛紛點頭,太劃算了。
實際上這是接到劉千的密信后,李郁才決定的。
一石三鳥,
假手吸干江寧財富,不分貧富。
江寧人對清廷徹底絕望,民心擁戴自己。
江寧百姓都成了窮鬼,會積極加入自己的工業大計劃,成為產業工人。
而江寧兵事暫時交給了林淮生,后勤事務交給了胡雪余。”
李郁又繼續解釋道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因素,一,火藥產量跟不上。二,兵力太少。”
眾人默然,這是實話。
駐守城池的民兵不能動,機動民兵兵力的一半消耗在了這一次戰役中。
而正規軍目前在6000左右水師除外。
這兩樣都經不起殘酷的戰爭消耗。
“諸位,所以接下來的重點工作有兩項。一、募兵二、解決硝石當然了,這些都建立在一個隱含條件之上,那就是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