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巨大的恩情,從天而降,狠狠注入小小的江寧滿城
遇上大霧天氣,江寧城的清軍很緊張,所有兵丁民壯全部上城。
若遇險情,則立即鳴鑼。
如此好機會,李家軍自然不會放過,用騾子拉著輕炮到處制造恐慌。
這里開幾炮,那里放幾炮。
讓敵人緊張恐懼,也是戰爭手法之一。
第一軍團的3個營,默默的在城北待命。
林淮生一言不發,為正在進攻紫金山的400多號人捏了一把汗。
6月末農歷的江南,正是植被最茂盛的時節。
紫金山的樹高大茂盛,陽光照射不入。地面則是被各種荊棘、野草所填滿。山地步兵營的漢子們,默的揮舞著柴刀開路。
蜈蚣之類的毒蟲,更是不勝數。
行軍過程不能說是走路,只能說是返祖。或貓著腰鉆過,或手腳并用爬過,或挨個跳躍而過。
哦對了,幾百年后此地乃是大名鼎鼎的紫金山天文臺,見證了江寧城的興衰。
依托山勢,占據了整個峰頂。
霧氣散去,江寧城盡收眼底。
遇到陡峭處,就以先鋒攀爬先上,固定好繩索扔下,后面的人依次跟上。
最外層是木柵欄,就地取材。堡壘是青磚糯米漿砌成,開設了多個射擊孔。安放有制勝大將軍炮15門,劈山炮20門,抬槍12支。
正藍旗佐領多隆,恰好在太平門。
和哀牢山比起來,紫金山就好似江南一般平靜。
凡草木茂盛之地,必定有無數毒蟲蚊子。
哪怕是幾百年后,此山的野豬寶寶們依然下山逛夫子廟,渡長江。
太平門的清軍首先發現了,立即鳴鑼示警。天堡峰的清軍也馬上轉入戒備,全員就位備戰。
在出發前,營指揮使劉寧與索要了大量的繩索和三爪鐵鉤。
前進半個時辰,大部分人已經被刮的鮮血淋漓。
仿佛正如他所說,賊兵畏難而退不打算啃這個硬骨頭。
一個半時辰后,他們接近了峰頂。
內部囤積了大量的糧秣、箭矢、火藥。
劉寧與迅速的爬上一棵至少8丈高的樟樹,觀察了一下前路。見草木稍微稀處,用手勢指引。
峰頂有江寧駐防八旗正白旗和鑲白旗800兵丁,還有綠營兵500人駐守。
要繞到天堡峰頂,他們不能走直線上山。而是需要轉彎4次,迂回登頂。
而自從開戰后,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開路的漢子身穿皮褲,縱然被熱的發暈,卻是擋住了荊棘的根根尖刺。
“弟兄們,開始進攻。”
眾人不聲不吭,轉向開路。
從康熙年間開始,就開始修筑此堡壘。
7里外,林淮生起身。
幸而出發前眾人皆點煙熏過衣服鞋子,加之煙油子泡水涂抹,避免了大部分毒蟲。
用鑲白旗參領克毅的話講
“除非糧食吃光,火藥用光,否則我想不出賊兵如何能攻陷這座堡壘。”
太陽升起,堡內的清軍用完早餐,照例是各自上城墻,巡邏發呆。
專業
有一架千里鏡是難得的稀罕物,眾人輪流搶著看。
進展很順利,大約是因為天堡峰的清軍從未想到過居然有人能不走山道爬上來。
置身叢林,最怕迷失方向感。
后面的人,則是一水的草鞋短衣。
2營火槍兵立即開拔,離開了遮陽的林子,不久就出現在了紫金山下。
在他眼里,紫金山實在不算什么。
為了避免被江寧城墻上的清軍發現示警,所以選擇的另外一面山坡。
樹上有同伴指引方向、警惕敵情。
一路上,不時有人挑起長蛇扔遠。不斬成兩截,是怕血腥味引來不必要的麻煩,比如說野豬和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