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厲勇的戰略眼光,還是相當不錯的。
圓明園,
乾隆狂喜
“阿桂這個奴才,真是給了朕一個驚喜啊。他這么快就把湖北局勢給逆轉了,好,好的很啊。”
眾人立馬跪地,山呼萬歲。
總管太監秦駟發自內心的開心,好久沒見主子這么開心了。
過了一會,乾隆冷靜了下來,笑道
“攻守易形了,一股流竄的教匪是成不了氣候的。有阿桂居中調度,有各省綠營會剿,教匪覆沒、匪首梟首只是時間問題。”
“嗯,馬忠義這個奴才打的也不錯,沒有辜負朕的信任。”
乾隆將軍報給眾人傳閱,一時間群情沸騰。
軍報的多達數千字,戰爭過程描述的很詳細。
武昌戰役自然是大頭,之外還有成都八旗渡川江腹心開花的過程,以及漢中總兵馬忠義率2000秦兵走小道奔襲鄖陽的描述。
“漢中鎮標,跋涉半月如同神兵天降,殺鄖陽賊眷兩萬余人,漢水為之變色”
眾大臣自動忽略了血腥,交口稱贊。
乾隆也頗為得意的回憶起了往事。
“當年,兆惠在伊犁做督糧官,從未有戰場經驗。征西將軍也不敢給他這個機會。”
“后來,西域的軍情糜爛,大小和卓來勢洶洶,征西將軍指揮失當。”
“朕力排眾議讓他嘗試了一下,結果他居然打的很好。黑水營一仗,堪稱是打出了八旗的骨氣,硬生生的就把不利戰局打成了順風局。”
眾人立馬稱贊
“皇上慧眼如炬,總能發現人才。”
乾隆也笑道
“朕御極41年明白了一個道理,咱大清不缺人才,缺的是伯樂。”
“說底下沒有賢臣可用的,那是庸碌君王。”
“要給人才機會,要給他犯錯的空間,才會成長成為朝廷重臣。”
“沒有人一開始就是大才,都是一步步歷練出來的。我大清的兆惠,何止百千”
這一番話,說的所有大臣心服口服。
一步步走到這個程度,他們都懂這些道理,但是輕易不敢講出來。
再望向老皇帝,更加敬畏。
這一次的山呼英明,倒是發自內心。
工部右侍郎諂媚道
“皇上圣明,本朝武將層出不窮。雖衛霍重生,亦黯然失色。”
一語驚四座
乾隆冷冷的看了一眼這個拍馬翻車的家伙,冷冷的說道
“君前無狀,交刑部議罪。”
于敏中冷冷的瞥去一眼,不動如山。
只能說此人還是太嫩了些,仕途走的太順利,從翰林院庶吉士到侍郎高位,中間跳的太多。不懂這乃是高危職業。
萬穩萬當,不如一默
沒把握的話不要說,話出口前先在心里轉三回,想清楚了再開口。
老婆可以認錯,話不能說錯
事情可以搞砸,隊不能站錯
否則千尺高樓的坍塌,也只在一瞬間。
湖北打成什么模樣,他壓根不想多問。
在軍機處待了20年,多大的傷亡數字對于他來說,都微不足道。
老于心里最掛念的是在江寧城的于氏全族幾百口,他推測出江寧城失陷是板上釘釘的事,對當初將全族安置在城內的事后悔不已。
早知道,直接渡江去廬州避難了。
悔不該啊
若是賊酋拿了于氏家族幾百口,會怎么泄憤自己想都不敢想。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