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勢力也來了,各府士紳代表、商賈代表、百姓代表共計200多人。
這是一次勝利的典禮、成功的典禮。
意義重大,教育了部眾,激勵了百姓,震懾了各方勢力,暫時捏合了人心。
近衛軍團還進行了炮術演練。
對長江中停泊的一艘掛著大清龍旗的靶船,進行了飽和射擊。
10門重炮齊射,3里外的靶船爆炸,騰起耀眼的火球。
李郁的事先安排靶船內藏了100斤火藥,死士聽到炮聲就點燃2丈長的引線,然后跳船潛出半里地再冒頭。和外行人講專業知識,講的越多越顯心虛,不如直接欺騙效果更好。實心彈和爆破彈的區別,幾百年后懂的人也不足百分之一。
各地士紳商賈被這種強悍的武力所震撼,“忠清度”下降,“忠吳度”上升。
這些人或許很壞,但是絕對不蠢。
武力代表著什么他們很清楚。王朝更迭靠的都是武力。
這位年輕的吳王,麾下火器如此犀利,也就意味著他擁有了和愛新覺羅氏掰手腕的實力。
悲觀點想,也可以劃江而治。
“恭賀王爺。”
“王爺吉祥。”
“王爺威武。”
李郁深陷于撲面而來的馬當中,矜持的頷首示意,微笑著和眾人見面。這種虛偽、沒營養但必須走的場面,以后會很多。
要爭取天下,就必須拉攏這些騎墻派。
如果說江寧百姓的擁護,代表的是民心。
今日觀禮的這些家伙,代表的就是民力
民心是松散的、虛無縹緲的。民力卻是具體的,可以轉化為戰斗力的,比如說錢糧,情報,組織力。
得民心者未必得天下,得民力者卻肯定能得天下。
你要問這民力是從何處來那就得看你的手段了
吳王殿下的手段,剛柔并濟,時而狠辣時而如沐春風,將人心算計的淋漓至盡。
民心有作用嗎
有
擁有了民心,就可以以最小成本快速獲得兵源和民夫。
馬鋼和第一軍團的新兵就是最好的例子。
或許有人說裹挾也可以達到目的,但是會帶來管理成本的急劇飆升還有戰斗力的下降,俗稱內耗巨大
你得抽出很多的督戰隊,看住“裹挾壯丁”。
不情不愿的年豬尚且那么難摁,何況是一群群的大活人。
不要萬不得已,李郁都不想通過裹挾擴軍
他一身戎裝,微笑著望著底下數不清的笑臉頻頻揮手。
心想,自己這也算是譜寫了一本“回到清朝當王爺”。
典禮結束后,還有更重要的事。
逐個會見各方勢力代表,或試探、或討價還價、或圖窮匕見。
百姓一方代表是跪拜的,這也就決定了他們不可能提出過分要求,最多是希望不要增加雜捐。
李郁承諾
“秋收在即,征糧一粒不多,一粒不少。若有底下人搞事,可來告狀。”
“至于說徭役,目前部分地區已經徹底廢除。但是茲事體大,只能循序漸進,優先在配合度高的區域施行。”
士紳代表,則是圓滑的多。
似乎說了很多話,可仔細一琢磨好像啥也沒說。
直接殺光他們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以后對抗清廷的戰爭會提高幾個難度。
不如雙方各退一步,士紳接受“全額納糧”,并且放棄征糧、斷案之權。李郁承諾,不宰肥豬,不攤派捐輸,兵不入朱門。
雙方落到了白紙黑字,算是劃下了道,以后的博弈盡可能有道可循。
至于說最敏感的“科舉”問題,暫時擱置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