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武也開始述職匯報
“崇明水師基地已經竣工。江北清軍徹底喪失了制江權,目前并無威脅。”
“主力依舊駐扎崇明,在金山衛外海和江心洲江寧城西各駐扎一支分艦隊,輔以炮臺拱衛。必要時可拖住清軍水師,直至主力趕到。”
“目前水手兵源來自于漕幫還有浙江沿海漁民。炮手多是自己培養。”
“水師主力戰艦為三種,一是2200料改進型紅單船,載炮36門,用于外海作戰。二是1200料改進型紅單船,載炮24門,用于淡水水域作戰。三是嵇康級改進型800料平底炮船,載炮16門,用于內河淺水作戰。”
“運輸船分為兩型,均為平底沙船,無武裝。一種運人,一種運火炮輜重。”
情報署署長劉千,也匯報了一下
“北方諸省綠營兵在大規模集結,江北大營連營超過10里,兵力至少數萬。”
“但根據細作推測,在暑熱天氣結束之前,清軍應不會發起大規模進攻。且那800索倫騎兵北撤到了淮安府,避暑納涼。同時可能有用兵皖北的打算。”
“嗯”
“王爺,白蓮分支之一的皖北順刀教也起事了。規殺了知縣占據了縣城,鬧的挺歡。甚至影響到了我們在皖北募兵的行動。”
“何人發起”
“三首領領銜,其中之一是石益開。”
李郁煥然大悟,老熟人啊。
“繼續搶募兵,動作幅度大點。遇到麻煩就直接派人去見石益開,他會配合的。”
他心里隱約有一種預感,皖北募兵恐怕維持不了太久了。
亂了,一切都會浮出水面。
清廷一旦察覺,肯定會拼命堵死這條路。
乾隆還有清廷重臣甚至會從自己的“異地募兵”不合理舉動中,咂摸出一些背后因素。
劉千點點頭,繼續說道
“但是值得警惕的是,在銅陵和蕪湖的江面都有發現大量木屑,順江而下。”
李郁一時沒反應過來,反問道
“何意”
劉千解釋道
“老蒯知道的,造船會產生大量的木屑碎木,順著水流而下。應當是清廷在上游大規模造船。”
眾人都若有所思。
雖不知道具體地點,但大體也能推測,無非是九江、安慶兩選一。
所謂的兵家必爭之地,沒有一處是杜撰的。在航空器出世之前,地理位置決定了一切。
李郁轉頭詢問劉武
“韋子龍呢”
“還駐守在金山衛日常負責外海操練,增加人船默契。”
“調他去江心洲分艦隊擔任指揮官。巡航安徽段長江水域,任務有兩件,一護航銅陵至馬鞍山的煤炭運輸航線。二破襲沿江清軍水寨以及可能存在的造船基地,盡可能的制造麻煩。”
宣傳署署長賈笑真的工作范疇很瑣碎,看似虛無縹緲,實則意義巨大,從撥款數量就知道。
他提出了一個想法
“可否建設一所專門學校,培養宣傳人才。”
“本王批給你東山的100畝地,外加3000兩白銀,命名為東山文學院。”
“謝王爺,不過屬下有一個小小的建議。”
“講”
“如今王爺麾下各類工程繁多,可否專門成立一個工程營。如此一來,術業有專攻,也節約了經費。”
李郁眼睛一亮,這個主意確實不錯。
于是看向范京
“伱來牽頭,先搞起來一個工程營,暫歸你的節制。”
范京立馬響應
“沒問題,沒有難度。”
無非是集中一批精湛的泥瓦匠,石匠,木匠,漆匠罷了,然后讓這些人吃固定餉銀,專業蓋房子。
第一軍團林淮生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