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父是個什么人,旁人不清楚,自己還不清楚嗎。很顯然,自己觸碰到了他的什么危險想法。
答案拿銀子買,買不到就搶。手里有槍,走到哪兒都不會缺糧。
“你麾下那支龍騎兵暫時解散,你可以挑50人帶走。其余的歸入兀思買的輕騎兵營。”
“炮兵、輜重上手都需要老兵,你從近衛軍挑30人走。”
“你這個營的駐地暫定在太倉州。盡快磨合出戰斗力。”
“記住,上了戰場要做到步騎配合,步炮配合,4輪馬車是給你運輸火藥槍子的。”
李二狗后退兩步,行扶槍禮,鄭重說道
“屬下遵命。”
然后大踏步離開了吳王府。
近衛軍團內他有很多熟人,挑人是一句話的事。
第3軍團的兵來自五湖四海,為了同一個目標掙錢來到了崇明,接受每天高強度的訓練。
最終兵額預計在8000人左右。
皖北募兵,已經走不通了。
清軍從山東兗州府,河南歸德府,還有江蘇徐州府調集官軍,分北路、東路進攻皖北,圍剿石益開為首的“順刀教”起義軍。
同時,海蘭察也調動了江北大營10000兵進駐廬州府。
順刀教,也算是白蓮的衍生教派,屬于廣義上的白蓮。
而狼狽東竄的白蓮教主洪大昌,保不齊也存了這個心思,報團取暖。
清廷很忌憚。
三股反賊千萬不能合流,否則后患無窮。
實際上,合流是不可能的。
石益開為首的三人,怎么會愿意把兵權拱手讓給洪教主。李郁也不可能和白蓮攪合在一起,怕傷了自家名聲,還有帶壞了隊伍。
他收到了情報,只評價了一句
“石益開完了。”
遼闊的皖北平原,一眼望不到頭的田野,隨便一座墳頭都是制高點。
他拿什么和清軍騎兵打
1萬清軍對陣1萬5千名順刀教徒。
皇十五子永琰,就在陣中
他是奉了皇阿瑪的旨意,簡裝出京,指揮這場戰斗。
乾隆知道自己的這些兒子都太嫩了。所見不過紫禁城。所交際不過那些王公大臣、儒學師傅。所學不過儒學經典、治國大道理。
將來是要吃大虧的。
因而讓永琰在20名御前侍衛的護衛下,來到了這真實的戰場聞一聞硝煙。
“王爺,徐州鎮準備完畢,可否沖擊教匪。”
永琰點點頭,學著大人模樣手指前方,嚴肅道
“有功必賞。”
“嗻。”
徐州鎮總兵興沖沖的去了,他準備親率鎮標馬隊500人,會同1000步兵發起進攻,當全軍的先鋒。
感謝皇子的到來,讓自己這個苦悶的錐子有了突破袋子的機會。
“弟兄們,嘉親王殿下在看著我們。”
“想掙銀子,想換頂子的跟著老子上。誰踏馬的沖在我后面,老子只要沒死,回去后親手砍他全家,還要掘他的祖墳。聽見了沒有”
1500徐州兵,士氣被調動的熱血沸騰。高呼“殺,殺,殺。”
就連永琰都被感染,興奮的和身邊侍衛說
“軍心可用。”
侍衛立馬恭維道
“王爺親臨,官兵敢不用命。此戰,我軍一定大獲全勝。”
轟,一聲炮響。
徐州鎮的1000步兵,率先沖陣。
隔著2里外,就是列陣的順刀教義軍,一桿大旗赫然飄揚著“石”字。
石益開身穿繳獲的棉甲騎在一匹馬上,表情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