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衛瞅著馬忠義的背影消失,小聲嘀咕道
“這年頭,阿貓阿狗也能奉皇上秘旨了。”
“閉嘴,滾出去。”
被主子一訓,侍衛訕笑著出去了。
阿桂對于馬忠義也不滿,但是他不會表達出來。
鄖陽府的毒瘤,他考慮過很多次。
屠殺是效果最好、管用最久的方式除了不好聽,其他沒有毛病。
乾隆朝的多次戰爭,都驗證了一個真理
對于反復叛亂、桀驁不馴的敵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擊敗后,加以屠戮。
白蓮這種存世千年的組織,更是如此。
鄖陽府屠戮一空,或許不能徹底根除白蓮,但至少元氣大傷。50年內,白蓮鬧不出什么浪花了。
至于說50年后,相信后人的智慧
“鄖陽知府周大人來了嗎”
“來了來了。”
戈什哈一聲吆喝,等待被召見的周寶昌趕緊扶了扶涼帽小跑入帳。
從巡撫到知府,他現在就是驚弓之鳥。
阿桂瞅了一眼這個倒霉鬼,單刀直入的吩咐道
“鄖陽府十室九空,你這個知府難當。本官已經請求朝廷,從甘肅和河南各遷4萬無地百姓填鄖陽。”
“嗻。”
“你知道該怎么安置嗎”
“當宣揚王化,教誨他們好生耕田,納糧。”
“你應當把兩省的移民雜居。讓他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兩省相距數百里,風俗迥異,雜居定然會有矛盾,10人以下傷亡,地方官不必介入調停。同時頒布禁山令,凡進山5里者,殺無赦。”
“下官明白。”
阿桂揮揮手,打發了這個家伙。
而乾隆在看到他的遷民折子后,立馬允許。并且當眾感慨阿桂老成謀國,做事謀算深遠。
若只遷西北之民,怕是鄖陽府又要一家獨大,日后不好管理。
如今兩省混居,互相牽制,這水里就藏不住什么大魚。
蘇州府。
望北樓的掌柜,凌阿六正在苦思冥想。
他接到了一個軍糧訂單,價格給的不錯。
要求也比較苛刻,保證在江南最潮濕的季節也能20天以上不變質。
他叫來了所有廚子,群策群力。
“掌柜的,熏、烤、曬都行。再多擱鹽,保證壞不了。”
“這可是吳王殿下的軍糧,千萬不能出了差錯,否則有幾顆腦袋也不夠砍。”
“掌柜的放心,咱是廚子,心里有數”
單子上列出了很多種食物要求,大致就是油鹽炒米、烤馕、熏肉風干肉,干蔬菜水果之類的。
按照常理,肉類不該在夏季加工
大規模制作肯定是冬季最佳,如今是夏季。
但望北樓的廚子們還是嘗試著宰殺兩頭豬,然后加大量鹽腌制,又拿去烘烤。
炒米,烤馕就簡單多了。多加油脂、鹽巴、小蔥增香。
蔬菜水果放在鐵板上慢慢烘烤去掉水分,也沒什么難度。
軍糧樣品送到參謀本部由署理大臣譚沐光檢驗,決定冬季是否要下大訂單。雖說李家軍有專門的后勤輜重營,但是不必被這種繁雜的瑣事牽扯精力,
而李郁,在本月三次趕到馬鞍山,視察情況。
“王爺,經過這段時間的磨合,已經克服了初期的一些問題。52座小高爐每天一共能出鐵水200爐左右,每一爐鐵水大概是1000斤。如此一天的生鐵產量就是20萬斤。”
“我記得之前日產量才3000斤”
老陳尷尬的笑笑
“沒辦法,之前全靠幾十個老師傅。底下學徒從零開始,高爐都燒塌了3座。現在推廣了標準冶鐵流程,不再靠個人經驗,省心多了。”
李郁點點頭,若有所思。
又不放心的追問道
“質量穩定嗎”
“經過多次調整,礦石、焦煤、石灰石的比例已經固定下來了。爐溫和時間也基本固定,鐵水的質量提高了很多。”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