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經濟大臣范京,放下手頭所有事務,保證秋收征糧計劃。同時在太倉州、紹興府諸暨縣、徽州府府歙縣、池州府清溪鎮,選合適之地址營造大型戰備糧倉。”
“各府所收秋糧,就近送入這四處糧倉。”
“明文昭告各州縣各村鎮,凡積極加入民兵之區域,徭役即可永久取消。民兵原則上不必出境作戰,以守衛本縣安靖為主。讓趙二虎去辦,告訴他,以后不再有成建制的民兵,要么轉入野戰軍團,要么就地守衛本縣。屆時,本王會將他轉入野戰軍團。”
這一連串的命令,在坐船停靠江陰時,由快馬送出。
江陰炮臺規模很大。
任何敵船想從長江侵入大運河,理論上是不可能的。
重炮會把被迫降速轉彎的任何船只轟成碎片。
清軍的戰船不可能啃得動這座混凝土炮臺建筑,這可是劃時代的建筑工藝。
除了貴,其他沒毛病。
長興縣的水泥廠,規模一擴再擴。
工人已經擴大到了4000人,堪稱恐怖。附近的村民,家家有勞動力在廠里干活。
絕對的資源密集產業,人力密集產業。
李郁令人下發了勞保用品被戲稱為“蒙面巾”。
在工頭的嚴令下,眾人很不情愿的戴上了。
這個時代沒人知道粉塵的危害,也沒人會在意。
慢慢的,礦上也用上了一些簡陋的水力機器,用于破碎原料。效率比人高多了。
但是,主力依舊是人。
就業問題,永遠很關鍵。
根據工廠管理者的匯報,工人們對于吳王的忠心高漲。
這倒不是拍馬,而是真實的人性。
端誰的飯碗,就擁護誰。
農業時代,人辛苦是真的,勞動力富余也是真的。兩者并存,并不矛盾。
擁有一份收入不錯,不要求技術,不影響農忙的工作,簡直讓旁人嫉妒的發狂。
周圍的閑置勞動力全部被水泥廠吸收了。除了全職工,還收零工。
李郁的戎裝畫像就掛在廠內最干凈的一塊區域。
騎著白馬,穿著金光閃閃的軍服,佩劍指向北方,眼神堅毅,笑容和煦。
左側豎著有一行小字
讓治下的每個百姓都吃能吃飽肉湯大米飯
軍營、碼頭、衙門、直營工礦內都懸掛有類似的畫像和宣語。
出自宣傳署賈笑真之手
據說,當初王爺寫的是
讓治下的每個百姓鍋里都有一只雞。
賈笑真壯膽直諫,這個目標太遙遠了。
大清朝有5千萬戶百姓,每家的鍋里煮一只雞,那就是把全世界的雞都殺了,也滿足不了。
李郁想想,也有道理。
于是換成了肉湯泡飯,所有人都覺得蠻好的。
賈笑真私下說
若能實現全民肉湯泡飯的目標,哪怕是千年之后,史書里都能排上帝王前3
而作為執行者,自己的名字也能在史書里占據那么二三十個字。
如此,死而無憾也。
宣傳署這幫人甚至厚著臉皮說王爺的畫像從不褪色,說明是真龍天子。
卻閉口不談,他們隔一段時間就趁著夜色偷偷換一副新的。
總之,
這世上一切看似美好的事物往往都經不起推敲。
細細推敲之后,人生索然無味。
愛情是假的,理想是假的,孔孟也是假的,只有炕上躺著的人是真的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