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坤抱著胳膊,嘿嘿傻笑
“太周到了。”
突然,
河邊圍觀的人爆發出一陣山呼海嘯般的呼喊。所有人都拔腿往河邊跑去,秩序瞬間失控。
劉阿坤倒是沒忘了職責,按劍喝道
“衛兵,什么情況”
一名騎兵匆匆趕來,翻身下馬稟報
“稟大人,乃是趙府陪嫁的女樂團所乘的游船經過。”
只見一艘嶄新的游船,兩側站滿了身穿各色繡裙的年輕姑娘。不能說沉魚落雁,只能說仙女下凡。
河邊圍觀的數千人都看呆了。
有人感慨
“杭州竟有如此美貌女子,我等雅士卻絲毫不知”
“噓。沒看見那幌子寫著嗎,這是進獻給陛下的。”
眾人眼熱,羨慕。
倒是沒人嫉妒。陛下就是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吳國治下的很多百姓都以為吳軍已經打到中原了。乃是宣傳署的杰作,他們借助茶館酒樓這些場合故意虛構了戰報。
署長賈笑真,
在內部的例會上,居然拋出了“百姓一輩子都走不出家門50里,無需知道真相”的理論。
堪稱石破天驚,簡在帝心
世人須知,文化人一旦沒了下限,那可真是沒了下限。
很容易出人頭地
宣傳署火力全開,長期宣傳
吳王陛下的大軍已經北伐中原,節節勝利,清廷正在遣使求和的消息。
這成功的影響了很多人原本忐忑、搖擺的心思從街頭百姓腦后辮子的人均擁有率就能看出來。以前至少是9成,如今可能只有6成了。
在見風使舵這方面,街頭潑皮往往領先一步。
許多割了辮子的潑皮以先進自居,時常暗示自己和新官府走的很近。
割了辮子衙門幫閑
邏輯上勉強能單腳站立
然而讀書人是不會割的。他們更謹慎,更畏懼清廷,同時也不那么好騙。
不過,
雖然有部分讀書人識破了“戰線推到中原”的虛假宣傳,但都緘口不言,絕不敢點破。
大清國文字獄慘烈,大吳國的文字獄焉知不慘烈乎
不如躲進小樓,潛心考據朱熹當年生過幾個兒子,其中有幾個是私生的。
游船船艙內,
一個臉色陰沉的老嬤嬤望著甲板上那些看風景的女樂團,心中妒火熊熊燃燒。
她就是此團的教師,容嬤嬤。
今日喜慶,不方便公然毆打這些小蹄子,待安定下來定要狠狠的教訓。
從富商府里的私團,到皇帝家的御用團,這禮數規矩起碼得提高3個檔次。
“嬤嬤,出來看河邊風景”
“哼。”
她沒好氣的,砰一聲關上了艙門。比劃一根白色棉帶子的長度,大約2尺長。
“進了宮的女人,這腰定然是不能粗的。2尺那簡直是行刺陛下”
她摸出剪刀,咔嚓剪掉一截。
“嗯,這應該差不多了。”
容嬤嬤抖了抖帶子,很滿意的收入袖中。
以后,凡是這根帶子繞腰一圈還夠不著的。先狠狠的掐,再關小黑屋餓2頓。
繩子雖細,關系的卻是皇家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