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開始募兵,合格的可以先拿3個月的餉銀和白面回家孝敬爹娘。”
李郁目前的實控地盤如下,
江蘇松江府、蘇州府、蘇州府、鎮江府、江寧府、太倉州
安徽太平府、寧國府、徽州府、池州府、廣德州
浙江湖州府、杭州府、嘉興府、紹興府、寧波府、嚴州府、金華府府城以及北部、臺州府北部少數
江西饒州府、九江府、南康府
鄱陽湖,長江九江段以下至崇明近海,屬實控水面范圍。
班頭見他錯愕,湊過來低聲說道
以刀盾兵、長矛兵為主,極少數被編練成了馬隊和鳥槍兵。
娘望了好久,直抹眼淚。
心里嘀咕著,要不是老子穿這一身皂衣,高低也得回鄉結捻搶你個狗日的。
他感覺一股久違數十年的氣血翻涌,整個人陡然間充滿力量。大步走出隊列,高舉雙手呼喊道
“陛下之軍靴必將踏遍神州,踏遍歐羅巴、四大洋。大吳帝國必將超越漢唐明清,橫跨歐亞,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最富庶最開明的帝國。”
李郁也在蘇州城正式登基,宣布建一新國,國號“吳”。
陸軍大臣下轄軍法署,訓練署,考功署,兵器署,還有巡警署。
例如饒州府士紳,杭州余杭士紳,紹興士紳等等,紛紛把地窖里的銀子挖出來,開礦開廠。
外務大臣下轄宣傳署、南洋署、貿易署,信息署。
但好聽的國號全被用過了
唐,有拾人牙慧,給自己硬找祖宗的嫌疑。
“抓起來嚴刑拷打,追索證據。”
參謀本部大臣下轄作戰署,后勤署,檔案署,戰術研究室。
“萬歲,萬歲,萬萬歲。”
再三強調餉銀和首級賞銀不許漂沒,更不許拖欠。就是再難,也要優先供應好這5萬人。
類似的場景在蘇皖豫魯四省交界處上演。
二三十號外地人穿身虎皮,趕著滿載銀箱的大車招搖過市,你當淮泗爺們沒長卵孑嗎。
在連綿不絕的禮炮聲中,
范老頭微閉眼睛,思緒在九天之上翱翔。
扶起新興的工商業主群體,為自己的大工商計劃出力,沖鋒陷陣。取代不可能真心擁戴自己,存在根本矛盾的士紳群體。
選擇“吳”為國號,最大的問題是地域意味太濃,不夠大氣。
按照軍機處的要求,
少數士紳選擇了打不過就加入。
把總目瞪口呆,望著一名明顯稚氣未脫的少年扯著變聲期的公鴨嗓子喊出
“孩他娘,莫要舍不得。能當兵吃糧總是好事,營兵吃的飽,穿的暖。要是咱老許家祖墳冒青煙,還能混身官衣。”
吳國治下的士紳群體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至于說,這個群體早晚變成士紳群體第二也無妨。
啪,挨了他爹一巴掌。
除了少數耕地缺乏、商業凋敝的省份。大清朝不分南北,普遍推行了田稅加1分的“吳餉”。
許滿倉領取了官靴、號服,還有一套刀盾,跟著旗幟頭也不回的走了。
留在淮安府的于氏家族率先捐輸3000兩白銀,之后鹽商、以及各地士紳都紛紛自愿跟上。
不問年齡只要狠人。
“把總大人請自重,我若是胳膊肘往外拐,那還是個人嗎”
李郁在登基儀式上穿了2套衣服。一套是參考漢服設計的明黃龍袍,一套是吳軍的高級軍官禮服。
同時,每畝再加征“吳餉”1分銀
第一關是,扛石鎖
倒是他爹想得開,拄著拐杖說道
前一刻是農夫,后一刻就是反王,不需要心理建設,早上斷糧,晚上就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