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口茶之后,
胡雪余開口了
于金光又是謙遜的一拱手
科舉競爭慘烈,人均又沒幾分田,紹興人就只能另謀出路,在幕僚這條賽道上發力了。
“那我作為前輩,給你出個主意”
“西北偏僻,交通不便,商路稀疏。浙江可不一樣,人多嘴雜。”
“”
天下雖大,衙門雖多。
可一個縣衙也就僅有兩三個師爺的空缺。
紹興人只能聯合起來,狠狠的排擠一切外鄉籍貫的同行。甭說是外省師爺了,就算是臺州、寧波師爺也照擠不誤。
午后,
倆人的談話,火藥味十足。
20條當中,有一條是吳軍必須占領仙霞關。這遭到了于金光的激烈反對。
邵武府志載
入閩有三道,建寧為險道,兩浙之所窺也。邵武為隘道,江西之所趨也。
仙霞關,就是三道之一。
由于地形的緣故,入閩的最方便的道路是走閩北。
從廣東、江西入閩,不能說完全不行,但確實困難翻倍。
“胡前輩,仙霞關若讓出去,吳軍則隨時可入閩。我家東翁夜里還睡得著嗎”
“哼,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我吳國陛下英明神武,豈能縱容”
“那豈不是說我們要任吳國宰割”
“此言大謬。你家東翁現在就在待宰的羔羊。南面有總督陳祖洛彈劾,北邊有我吳國蓄勢待發的5萬大軍。哪一方,都能要了你和你主子的命。你若不信,盡可回程。談判若是不成,10日,我吳軍的刺刀必定洞穿浙南全境。”
于金光的汗珠子都下來了。
狼狽擦拭了一會,嗓音發澀
“仙霞關可讓。但溫州府和處州府北半部,還得我方實控。”
胡雪余展開地圖,在甌江處,劃下一道線
“以此江為界,南面歸你。北面歸我。”
“好。”
又是一條,最終達成。
20條十分細致,以支持王亶望坐穩閩浙總督的寶座為前提,雙方從此互不侵犯,商路正常往來。
吳國商人,可以在閩地自由暢行。
同樣,閩商也可在吳地暢行。
“臺州、衢州、處州、溫州約定的州縣,貴方進駐后,可否依舊插清廷旗幟”
胡雪余搖搖頭。
于金光不死心,又試探道
“只在關隘處插旗,可否”
胡雪余琢磨了一下,豎起一個巴掌
“只容5面。”
“謝謝前輩。”
這20條里面還有很多條款,分別涉及軍事、民生、官方溝通。
比如,
閩地若有超過百人的兵力調動,必須提前知會吳國。
吳國派3名觀察員駐福州、廈門、泉州。此舉是為了增加互信,消息互通有無。
吳國商人在閩犯事,必須移交,閩地衙門無權審判。
等等
約束王亶望的有15條。
約束吳國的有5條,其中包括,
吳軍在浙南4府的常駐軍團,不得超過2000人。
入閩商隊不得攜帶兵器安全由閩方負責。
吳國每年向閩地銷售火槍800支,用于武裝王亶望的督標。
吳國不得收留閩方要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