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官們肯定沒胃口,吃不了幾口。
心情灰暗的堂官們,自然懶得多說話,只是一點頭。
還有軍機處6名滿漢章京
太和殿內,熱鬧好似菜市場。
“臣領命。”
刑部大獄上下全部跟著沾光。
大家想吃什么,就買什么。這賬單,自然是各位大人的家眷來付。
門口,特意打掃出了一間屋子。
2位比較面善、比較世故的書吏坐鎮接待各位大人的親眷、門生故吏。
點頭哈腰地接下他們送來的銀子、衣物,再三保證,大人在里面的生活不會有一絲怠慢。
一句話,獄卒們會比伺候親爹還要上心。
刑部甚至成立了4個人、4個騾馬、4輛大車組成的“采買專班隊伍”,可著四九城什么好吃買什么。
得讓大人們知道,全京城最好的飯莊,在刑部大獄。
主管官監的一位刑部郎中,已經放下話了
“甭管大人們以后是上菜市口還是伊犁吃沙子、寧古塔堆雪人,所有人都不能有一絲怠慢。誰要是敢擺獄卒的臭架子找存在感,他就滅了誰。”
“獄卒,過來。”
“章京爺,您有什么吩咐”
“要喝酒,要吃羊肉。快去”
獄卒陪著笑,小心的提醒道
“爺,您的家眷一直沒來。”
“我的家眷都不在京城,自然是沒銀子的。但是,我就是吃”
獄卒點點頭,去詢問當班的牢頭。
牢頭很淡定,揮揮手
“滿足他”
“我就想不通,他憑什么這么窮橫”
牢頭笑笑
“雍正爺那會,咱這也進來了一位犯官,工部郎中李恭直。看守大獄的前輩們因為他家里沒送銀子,態度就過分了點。后來唉”
“后來怎么了”
“后來這位爺出去了,向皇上申請做了刑部主管大獄的郎中,他每天早早的到衙門當值,第一件事就是找全體獄卒的茬。左腳先進屋,挨30杖,右腳先進屋,挨50杖,遲到的就別提了,當場就打死。好多前輩早上豎著進來,中午就蓋著白布被拉出去了唉。”
牢頭頗為感慨,手往里一指
“你敢保證,這里面沒有第二個李恭直一日為官,終生是官。摘了頂戴,人家還是官。忍忍吧,都是爺,咱是孫子”
蘇州府,
李郁在數百衛隊的護衛下,出城巡視東面宮殿的進展。
胡雪余太忙,所以日常細務是無心經辦的,只能委托給了一位蒯姓子弟和一位江西挖來的雷姓匠人。
“樣式雷”,是有清一代匠人的巔峰。
這個起源于江西永修的家族,連續6代人執紫禁城造辦處。經手的建筑有兩宮、三海、三山、五園圓明園、頤和園、靜宜園、靜明園、暢春園、兩陵東西陵。
撐起了清朝皇家建筑史的一半江山。
這位雷姓子弟只是這個家族的旁支血脈,曾在圓明園工地待過一年。
后來不知什么情況,又回鄉了。
李郁只是瞅了一眼此人,就猜到了幾分。
技術大約是有的,野心也是不小的。但無妨,還有蒯氏子弟監督呢。
“陛下請看。從蘇州府城相門出發,修筑了一條4丈寬的水泥道路延伸到此。另在原有河流的基礎上,規劃了一條航道,可直通府城。”
“嗯,修路很有必要。”
李郁望著熱火朝天的工地,問道
“目前到了哪一步”
“整體墊高地基半丈,地基需牢固,因而夯實是個大工程。”
“寡人給你一道手令,將太湖馬場的騎兵和步兵士官學校的隊列訓練移至此處。人踩馬踏,盡快把地基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