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費了一炷香的工夫,第1派遣軍終于擺出了10個方陣。
前3,后4,再3。
所有的弩兵都集中在最后面的3個方陣,這玩意沒有技巧,就是聽軍官的命令以合適的角度拋射。
盾兵全部集中在最前面的3個方陣。
3尺高的方形硬木盾,木心鐵皮。
吳軍內部測試過,10丈距離內可扛弓弩攢射,15丈內可扛滑膛燧發槍鉛彈。
大盾加盔甲,十分沉重,因而對盾兵的體力有很大要求。
對面的貴州綠營兵,布陣也頗有章法。
“苗愛卿,你可認識對面的將官”
苗有林嘿嘿笑道
“臣當年是貴州提標左營千總,駐安順場和這2位總兵的駐地相距甚遠,并無交情。”
“依你之見,貴州綠營的戰斗力如何”
“高于江南三省綠營,遠低于陜甘綠營,和四川綠營接近。”
李郁拉開千里鏡,仔細的瞭望了對面的軍陣
“他們的火器裝備率頗高啊。”
“是的。南方綠營火器裝備率普遍在5成以上。只不過形制落后,多是鳥槍。”
甘長勝騎著戰馬,位于第2排4個方陣之后。
高聲傳令
“第1排,左右2個方陣前進。”
“是。”
傳令兵立馬高舉令旗,大聲傳令。
方陣當中的軍官拔劍,再次重復軍令“注意鼓點,方陣前進”
每個方陣正面寬度不到20丈,每橫排80余人。
第1排是身強力壯的盾兵,緩緩如墻推進。
234排都是長槍兵此時全部豎向天空,遠望好似樹林。
再后3排是標槍兵,他們之間的橫向縱向空隙明顯大于前面4排,這是因為投擲標槍需要足夠的空間甩開胳膊。
鎮遠總兵王生烈,放下了千里鏡。
和并排的周西發對視了一眼,點了點頭。
“周老弟,我鎮遠鎮打頭陣”
“好。”
王生烈馬鞭一指
“傳令。凱里營、思南營左翼出擊。鎮標左營、石阡營右側出擊。鳥槍兵居前,藤牌手隨后。”
“嗻。”
這是貴州綠營的傳統作戰方式。
鳥槍兵居前列隊射擊,敵人一旦抵近了就趕緊后撤,讓藤牌手沖上去廝殺。
“擂鼓”
站在車上的清軍鼓手不敢怠慢,使出全部力氣擂響戰鼓。
直徑3尺的牛皮鼓面劇烈顫抖,鼓聲敲打著所有人的心臟。
出戰營兵頓感振奮。
鎮標左營游擊,王生烈的本家親戚抓住時機,大吼道
“1個首級,10兩殺,殺殺”
清軍瘋狂的跟著大吼,一時間氣勢驚人。
很難說,
他們是因10兩的高價懸賞而瘋狂,還是渴望殺敵立功、報效朝廷而瘋狂。
王生烈聽著此起彼伏的士卒怒吼,滿意的點點頭
“我黔人,軍心可用。”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