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了狠的第2軍團足足追出去5里,才悻悻而歸。
一路打死了200多藤牌兵。
巡檢司大院的慘狀,讓他們心中滿懷怒火。
那場百人規模阻擊戰活下來的僅有12人,其中還有一半是重傷員。
就連張老三這樣的狠人,都嘖嘖感嘆:
“娘的,這幫人夠狠。老子有點后悔了,當初不該拒絕調令的。”
旁邊的人都笑嘻嘻。
“三哥,第2軍團超過20歲的兵丁沒多少,大部分都是十幾歲娃娃。你這一大把年齡去了,不覺得臊得慌?”
“放p,老子才30,也是年輕后生。”
……
贛江對岸。
李郁面臨一個嚴峻問題。
南昌城怎么辦?
放棄,太可惜了。留守,又擔心葬身魚腹。
最終,
獨立混成營指揮使,李二狗接下了這個任務。
他滿不在乎,拍著月匈膛說:
“怕個卵,洪水來不來還不知道呢。就算來了我也不怕,高坐城頭釣大魚。”
于是,他就多了個臨時官職——南昌城留守。
上馬管軍,下馬管民。
同時,
他還負有一項很重要的職責,看管大軍不方便帶走的火炮。
浮橋承載不了太重的炮車。
于是,
李郁下令將12磅以上口徑的火炮全部留在南昌城中。
騎兵倒是問題不大,騎士們下馬牽著韁繩,戰馬這種生物頗具靈性,過河很小心。
……
“陛下,我們也過河吧。”
“好。”
最終,李郁帶著一干重臣也踩著浮橋小心翼翼的走過了這2里。
江西會戰被一場洪水搞的亂七八糟。
原有的布置全部被打亂。
這讓李郁暗中惱火,心中默念下次打仗一定避開這南方該死的夏天。
蚊蟲、傳染病、洪水、暑熱、變質的食物,每一項都是軍隊的噩夢。
“軍中糧草如何?”
“夠大半個月。”
“南昌城內的存糧呢?”
“不確定。”
李郁深吸了一口氣:
“將城中存糧,再調走2萬石。讓李二狗明確告知城中百姓,若存糧不足,他們可出城收割麥子補家用。”
……
因為連綿的戰火,百姓逃亡,南昌城周圍的麥田無人收割。
讓城中居民出城收割麥子既是提供填補口糧空缺,也是留給他們機會逃跑。
想必,
會有很多人借著出城割麥的機會離開南昌。
至于說,
哪一種選擇更幸運,誰也無法預料。
命運這種東西,向來不是凡人可以揣摩預測的。
大軍渡江后,暫時在梅嶺山下扎營,將物資往高處搬運。
同時派出斥候在山中尋找合適的宿營地,確定之后,大批兵丁上山砍伐樹木制作營區。
……
傍晚時分,浮橋周圍插上火把。
繼續搶運!
李二狗忠實的執行了軍令,將城中已經舂好的大米從浮橋運到西岸。
搬運大米的是俘虜。
攻陷南昌,吳軍俘虜綠營兵4000余人。
這些家伙留在城中是很大的隱患,萬一來個兵變,再裹挾百姓。人數較少的獨立混成營擋不住。
故而李郁下令將他們都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