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后,
四川、廣東、福建多省的桑農們流著眼淚砍掉桑樹。
無人收購生絲,就無人養蠶,無人養蠶,養這桑樹還有何用?
農戶們辛苦一年半載,沒有收成,就必須立刻改行。
不是農戶們短視,而是饑餓的胃不會給你長視的機會,催糧的公差們也不會給你長視的機會。
……
這一砍,
就意味著3年內,
除江南之外的所有區域,絲綢產業齊刷刷斷代。
因為一顆桑樹苗從種下去,到成熟可以收獲桑葉,需要3年!
對于封建小農經濟來說,
種植桑樹本就是一項投資巨大的營生。砍掉之后,這戶人家在10年乃至20年內都不可能再種了。
而武夷山的茶農們相對而言好多了。
只是熬了1年的價格低谷期,后面又繼續如舊了。
因為茶磚這種玩意在大清朝沒有市場。正經人誰喝磚茶啊,必須要喝新鮮茶的!
……
養心殿,西暖閣。
和珅跪在下首,一言不發。
“拿給他看。”
“是。”
總管太監秦駟將幾本奏折遞給和珅,然后悄悄退到了一邊。
“皇上,這,這~”
和珅腦門都是汗,表情驚詫。
“關于這幾份南方軍情,你怎么看?”
“奴才愚鈍,對于軍務不甚了解。一時間竟是不知誰對誰錯。”
乾隆沒有發火,他覺得和珅不懂軍務很正常。
一個理財高手,再精通軍務,朕還能睡的安穩嗎?
“賜座。”
乾隆慢悠悠喝了一口參茶,開口道:
“朕估計江西全省或者是大部淪陷只是時間問題,綠營兵擋不住吳賊!好在集中在湖北的蒙古馬隊已有2萬。荊襄平原暫時無虞。”
“皇上圣明。”
……
乾隆若有所思:
“馬忠義這個奴才還是有腦子的。他說江西基本守不住,晚進山不如早進山。朕準了,軍機處擬旨吧,讓他兼任江西布政使!”
“奴才馬上就辦。馬忠義在蘇州任上待過,想必對偽吳王有所了解。”
“嗯,他和朕講過實話,對李逆的評價頗高!”
和珅沒敢繼續接話,總之,馬忠義目前簡在帝心,不宜進讒。
他最關心的是阿桂。
果然,乾隆盯著他問道:
“阿桂的想法,你怎么看?”
“奴才覺得阿大人的西守北渡戰略很精妙,但需要一個合適的契機。”
“嗯,你雖不懂軍事,可最后一句話說對了。如此大的局,何時收網,時機很難把握。”乾隆似乎很有感慨,“火候最重要。火候不到,就是夾生飯,火候過了,又會焦。”
屋內陷入了寂靜,
乾隆突然低聲說道:
“阿桂這個奴才是個合格的統帥。只不過,他讓朕失望了~”
……
和珅和秦駟都明白,皇帝所謂的失望是指的什么。
帝病危,召前線統帥歸京。
統帥卻遲緩拖延,見了多位前線將領,這種行為本身就很危險。
你到底是操心戰局,還是別有所圖呢。
乾隆無法排除后者存在的可能性。對于帝王而言,臣下的忠誠高于能力。
所以,阿桂必須出局。
乾隆接下來的人事安排,很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