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江浦,運河畔的一座莊園內。
淮安知府常火炎、督糧道于運和正在舉行一場“猴版鄉試”。
燈火通明的院子里,
前來趕考的20名男裝打扮的俊俏女秀才,拎著趕考的籃子正在接受檢查。
院子門楹,常是火炎親筆題寫的“江北貢院”。
身為寒門進士,他的書法水平相當高。
兩側的“明經取士”,“為國求賢”是于運和寫的,水平稍遜一籌。
這是一場18世紀的科舉s,
然而絲毫不輸于后世的任何同好,細節考究無比。
“于副主考,鄉試乃朝廷大典。莫要講究人情,一定要嚴格。”
“常主考放心,本官清廉如水,親自把關。”
……
對話一本正經。
旁邊肅立的“兵丁們”聽了差點笑場。
若是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些身穿“兵”號服,頭戴紅纓帽的兵丁居然都是青樓的粗使婆子,龜公們扮的。
cos的很專業,全部是現役綠營裝備。
……
于運和邁著四方步,走到院落里。
考生們正在排隊,等待查驗入場。
他伸手拿過一身份牌,讀道:
“蘇州府閶門人士,生員吳二娘,身高4尺半,貌白,長發,偏瘦,容大,有一黑痣。這是你嗎?”
一書生長作揖:
“正是學生。”
“怎么證明你是本人?”
吳二娘一愣,竟不知如何回答。
于運和不悅的繼續問道:
“可有冒名頂替、私自夾帶等行為?”
“學生熟讀經史子集,知廉恥懂禮儀。絕不會做出這等丑事。”
“哼。現如今世風日下,誰知道你是不是沽名釣譽之輩?本官親自檢查。”
吳二娘無奈的放下籃子,摘下生員帽,張開雙臂。
“嗯,無冒名,無夾帶。且和身份牌所描述特征全部符合。好,很好。”
周圍的“女秀才”臉都憋紅了,但不敢笑。
誰若是笑場,破壞了兩位大人精心準備了半個月的活動,后果很嚴重。
……
吳二娘整理好袍子,撿起地上的籃子。
剛走出去2步,聽得一聲威嚴低喝:
“且慢!”
常火炎走了過來,眼睛像探照燈一般上下掃視。
吳二娘頓時露出了膽怯心虛的表情。
“你慌什么?”
“學生沒有慌。”
“你躲什么?”
“學生沒有躲啊。”
常火炎圍繞著她走了2圈,突然興奮的說道:
“來人!”
“在。”
“將此人的長發掀起。”
……
長發遮擋處,背部赫然寫著密密麻麻的蠅頭小楷。
常火炎讀道: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吳二娘頓時惶恐,跪地委屈:
“大人,饒了學生吧。十年寒窗,小生是一時糊涂啊。”
常火炎厲聲:
“按大清律,凡夾帶入貢院者,剝奪秀才功名,打20大板,枷號2日。本官治學甚嚴,饒伱不得。”
2名粗壯婆子扮的兵丁立刻把吳二娘架著,拖到一邊早已經鋪設了紅錦緞的地面。
撕啦~
剝下長衫,開始打板子。
晃悠悠的板子也不知是何材質所制造。
總之,行刑者若以十分力氣揮舞,九分力氣會消耗在空中。
……
打完了,
兵丁們又把吳二娘架起來,枷號示眾。
木枷也是特制的!
棺材鋪的學徒先用漿糊把20層宣紙貼合,然后剪裁做成木枷形狀,最后涂上墨汁,曬干透后幾乎以假亂真!
在這個環節之后,
僥幸過關的15名書生,終于坐進了各自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