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有一隊清軍推著塞門刀車,一時間沒來得及躲避
地面留下了一道恐怖的紅色肉醬,所有人的心理防線崩潰了。
不知誰發一聲喊,眾人齊刷刷的扔掉兵器往后逃。
吳軍用推桿挑起折疊在壕橋上面的另外一半橋面,瞬間長度就增加了一倍。
然后,
狠狠的沖進了護城河。
長度恰好夠得著,護城河已經不再是難以跨域的障礙。
3架壕橋,2架完美!
另有一架功虧一簣,遺憾的倒在了沖鋒的路上。
鄭河安望了一眼楊遇春:
“小春子,精神點,別給咱第2軍團丟臉。”
楊遇春放
“殺!”
甲士營率先沖鋒,2個火槍營緊隨其后。
鄭河安沒有動,作為指揮官他需要冷靜。
沒一會,
甲士營就踩著壕橋殺入缺口。
附近沒什么清軍阻攔,都溜了。
楊遇春的甲士營已經實現了全員精良板甲,鎖子甲手套,鏤空鐵面罩,武裝到了牙齒。
一群八旗騎兵遠遠勒住馬蹄,張弓搭箭。
清軍軍制,箭壺外側豁口有3支快箭,供騎士在緊急時候快速取用。
主力箭矢則是9支梅針箭。
甲士營絲毫不懼,迎著箭雨沖鋒。
箭矢打在甲胄上發出清脆的響聲,好似雅樂。
連續6波箭,
八旗兵崩潰了,心想這是遇上了什么怪物。
領催大喝一聲:
“撤”
眾人如蒙大赦,撥馬就逃。
再不逃,就要被那群鐵罐頭手里的長槍刺下馬了。
明亮不斷收到壞消息,汗珠像瀑布一般淌下。
“主子,主子,怎么辦?”
他猛然一激靈:
“撤,所有人從東門撤,保存實力。”
主帥都如此說了,底下人自然是照辦。
吳軍圍一缺三,東城門逃跑自然是可行的。
騎兵一馬當先,步兵撒丫子跟上。
逃命嘛,自然盡量輕裝。沉甸甸的火繩槍扔掉,礙事的刀矛扔掉,影響視線的涼帽也扔掉。
發展到最后,
月匈前印著“兵”的號服也扔掉,光膀子撤退,極致減重。
老兵都知道,
撤退,說的通俗點,叫逃命比賽。
你只需要比同伴跑的快,你就死不了。
楊遇春的甲士營當然追不動,小半個時辰的廝殺后,人幾乎脫力。
加上陽光炙烤,堪稱酷刑。
所有人靠著陰涼處的墻等待軍令。
若無軍令,熱死也不可卸甲。
1個輕裝火槍營不急不慢的追擊,射殺落后的逃兵
追出去10里地,軍官制止:
“不追了,回城。”
這一仗,吳軍取得了戰略上的完美勝利。
實際殲敵并不多,殺死殺傷清軍還不到1000人,甚至沒有俘虜的數量多。
明亮如喪家之犬,帶著3000多兵逃亡,沿途不斷減員失蹤。卻也不知他的目的地是廬州還是揚州。
距此500里外的江浦縣,
總兵胡之晃的日子依舊愜意,有兵,有錢,有人望,還有嬌妻、丫鬟、溫泉村姑。
姑爺花心,董府人盡皆知。不出意外的話,胡之晃又要添兩三個子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