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大意。江南賊兵槍炮犀利,若是時機不對,你的馬隊未必能沖進去。”
眾人收斂笑容。
清廷為了解決八旗的就業問題,經常派旗人補綠營的缺,擔任千總以上軍官。
所以,陜甘、四川、山西綠營當中,都有比例不小的八旗軍官。
同時,和南方同行不同的是,他們裝備有各類火炮!
……
海蘭察特意觀察了一下伙食。
臊子面、油潑面,每人還可以加一勺辣油,一筷子蔬菜,三五塊隨機種類的肉。
兵丁們端著大海碗,蹲著稀里嘩啦的咥。
他盯了一會:
詢問一名海碗見底的士兵:
“你吃了幾碗?”
“2碗。”
能把臉埋進去的大海碗,分量確實不小。
然而海蘭察卻問道:
“吃飽了嗎?”
“飽,飽了。”兵丁黑紅的臉龐,有些局促。
……
海蘭察換了一種方式詢問:
“還能吃嗎?”
“能!”
他又望向周圍的幾個兵丁,同樣的問題得到了同樣的答復。
“告訴伙房,繼續揉面。揉到他們吃不下為止。”
“謝都統~”
幾名兵丁紅了眼眶,端著海碗不知所措。
海蘭察笑笑,拍拍其中一人的肩膀:
“軍中糧食管夠,吃飽了打仗才有力氣。”
“嗻。”
沒一會,伙房端出來一盆油潑面,往地面一頓。
“自己撈!啥時候吃不下了,吱一聲。”
4名兵丁對視一眼,蹲下用筷子撈面。
呼哧呼哧,頭就沒抬起來過。
這幾人隸屬于西寧鎮巴燕戎格營,從接到兵部調令到正式進駐江北大營,才短短1個月,肚子里的油水還不多。
……
視察的第3處軍隊比較特殊。
來自各鎮各營的5000多名炮手,臨時組成了一個火炮營。
“參見都統。”
“報報你的家底子。”
“嗻。”
原寧夏府從六品文官,因金川軍功累積至甘州城守營副將,一副文人模樣的李久霖單膝跪地:
“營中計有紅衣大炮410門,子母炮550門,各類小炮300門。”
“大戰在即,你部有困難嗎?”
“回都統,有。炮多,炮手少。”
“為何現在才講?”
“之前是夠的,10天前兵部又撥了一批炮,炮手就不夠了。”
海蘭察一愣,拍著炮筒說:
“如何解決?”
“末將請令,挑選2000人編入本營。”
“短短數日,炮術如何能成?”
“一邊打,一邊帶吧。老炮手負責重要環節,新兵聽令搬運。”
“本官準了。你這就去辦吧。”
……
李久霖,漢軍旗人,身份比較特殊。
他的來頭比馬忠義大多了,祖上是鼎鼎有名的南明晉王李定國!
李定國死后,其子李嗣興投清,曾任寧夏總兵。
有清一代,
李定國的子孫都是順利的,安然無恙的。
雖不如施家、祖家,可也官運亨通。
愛新覺羅氏有一點挺明顯,就是尊重實力強悍的對手,尤其是在戰場上暴打過自己的。
這些人投降后,往往能得到尊重、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