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衛生署的宣傳口徑,目的是吸納一部分真正的醫館學徒、藥鋪學徒、棺材鋪學徒主動參軍,成為光榮的軍醫。
……
衛生署在道前街正式掛牌成立。
和其他衙門不一樣的是,門口沒有武裝衛兵。
出入者也不太一樣。
大多是胡子白、頭發少、一看就高明的民間大夫。他們進了衛生署,從此就是醫官。
醫官,也是官。
有官身,有官袍,有印,有餉。
許多混的不如意的寒門大夫踴躍加入。
而江南8大名醫、蘇州府4大名醫,以及各種名頭的大夫們冷眼旁觀,不愿加入。
原因很簡單,不想被束縛。
無論是哪個時代,名醫都是既不缺錢也不缺人脈的職業。
用蘇州府名醫葉天名的話說:
“在下不掛衛生署這個虛銜,貴人們生了病,也得車馬上門,重金延請。治好了,貴人自然對我心存感激。”
“若是掛了這個虛銜,給貴人們開方子抓藥倒是成了理所當然。只怕是沒那么感激。”
……
于是,衛生署的“征召名醫計劃”遇冷了。
“陛下,這些白胡子老頭也太不識抬舉了。”白夫人抱怨道。
“他們有顧慮。”李郁站在窗口,很平靜。
這些名醫的反應在他的意料當中。
回蘇州后,
一眾后妃自然要在第一時間拜見。
他出于健康的顧慮,下令有孕在身的楊云嬌、趙淑潔不必前來,只需各自書信一封聊表禮儀即可。
之后,
留下了白沐侍奉病榻。
胡靈兒、趙淑貞、韋秀自然是再三請求,要盡婦道,但依舊被勸退。
李郁不確定自己是否有感染時疫。
好在服用了葉天名所開的“避瘟清毒散”加上多日調理,感覺好了許多。
……
“陛下,該喝藥了。”
喝完藥,李郁突然伸手:
“把葉天名開的方子拿給寡人看看。”
白沐尷尬,小聲說:
“陛下恕罪,那老頭開的藥方隱去了用量。”
“什么意思?”
“他開的藥方,12味草藥都沒有注明用量,熬藥也是他的徒弟全程負責。甚至臣妾都不確定,這12味藥他是否都用上了。”
李郁氣笑了。
收斂笑容后,他突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這個老頭的藥方很可能真的有效!
如此保密,才能保證葉氏數代人的名聲和富貴。
“去把胡箏叫來。”
“是。”
白沐和胡箏原先都是王后的侍女。
只不過,
一個爬上了龍床,一個未遂。
胡箏監制大蒜素,來之前特意換了身干凈衣服,可還是有些若有若無的刺激氣味,讓她頗感窘迫。
李郁倒是無所謂,
徑直問道:
“大蒜素的測試效果怎么樣?寡人能服用嗎?”
“奴婢不敢。”
……
實際上,
大蒜素已經頗具雛形了。
有部分“人性培養皿”能看到明顯效果。
李郁很想自己試一下藥效,可是胡箏死命反對。
甚至流著淚說:
“陛下除非殺了奴婢,否則奴婢怎么敢拿您做試驗。”
李郁沒有繼續堅持,
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身體在痊愈當中,抗生素也不是必須的。
因而,
只是叮囑胡箏增加試驗樣本,改進生產工藝和器具,盡快的實現穩定生產,供應軍隊。
在這個時代,
感染和炎癥簡直就是人均壽命的噩夢。
當然了,大蒜素有一個致命缺點,暴露在空氣當中20分鐘失效。
這就意味著無法長途運輸。
只能就地生產,就地使用。
……
李郁已經完全適應了這個時代,對于腐朽的封建帝王生活方式毫無抵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