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一座碉樓,賞200兩,拿下塢堡,賞1000兩。斬一首級,朝廷賞5兩,本都統再加3兩。怎么樣?”
而目睹了同鄉慘狀的淮西新軍被重賞和復仇雙重刺激。
一名高大的漢子出列,拱手道:
“將軍,借點盔甲吧?”
他手指向那些衣甲鮮亮的漢軍旗兵丁。
若是放在平時,這種“僭越請求”會惹得漢軍旗大爺們勃然大怒,要拿鞭子打人的。
……
“湊200套衣甲給他們。損壞衣甲照價賠償,事后從賞銀里扣。”
祖有恩一聲令下,兵丁們連忙照做。
淮西兵們穿上了盔甲,以村寨為單位亂糟糟的組織攻擊陣型。
這個時候,
某些人的領袖氣質就開始嶄露頭角了。
剛才索要盔甲的漢子名叫劉黃通,廬州府舒城縣人氏,孔武有力,平日在鄉間頗有人望。
他站在一輛輜重大車上發號施令:
“許家屯的,你們出40個后生披甲。”
“小王莊的,你們出20個后生披甲。”
“趙家圍的,你們出30個~”
……
有人大聲問道:
“那銀子怎么分?”
“披甲沖在最前面的每人多拿5兩,沒意見吧?”
“成。”
忙活了半個時辰,
淮西兵收集稻草、枯樹枝浸了油脂,扎捆成簡易火把。
胡佐佑假裝知兵,不住的點頭。
祖有恩若有所思,眼睛發亮。
漢軍旗馬隊更是嘰嘰喳喳,忙著議論:
“地方上的人是真敢玩命吶。”
“誰說不是呢,可著四九城找不出幾個這么愣的爺們。”
“也有的。西山健銳營全是愣貨,護軍營也不差。”
“護軍營那是全八旗挑出來的勇士。可你們知道西山健銳營那幫人為啥也那么猛嗎?”
“為啥?”
“窮!”
眾人煥然大悟。
……
清廷今年開始大力重建西山健銳營,不分滿漢蒙,吸納了3000號旗人,在香山那破地兒天天操練。
各旗把負債累累的、家里兒子多的、除了墻壁其他全進了當鋪的旗丁們都招了進去。
發雙餉,還根據訓練表現每月多發3斗至50斗米不等。
據說,
乃是軍機處和大人的建議。
說什么一舉三得,朝廷得強軍、旗丁得恩惠、社稷得穩定。
當時皇上就龍顏大悅,狠狠夸獎了和大人,令各部衙門照辦。
雖然隔著2000里,
卻不影響這些漢八旗說的有鼻子有臉,繪聲繪色。好像他們當時都在養心殿里蹲著,全程聆聽了君臣奏對。
就連乾隆爺當時的表情變化都說的言之鑿鑿。
該說不說,
京旗人人有絕活兒。
滿八旗天生的好演員!漢八旗個個會說書!蒙八旗遜一些,只會撂跤。
……
“老少爺們,并肩子上。”
劉黃通戴著一頂鑲白旗的避雷針鐵盔,左手舉盾,右手持刀率先發起沖鋒,2000余人全部跟上。
陣型混亂,和大型械斗差不多。
然而,
祖有恩和饒克華同時變了臉色,老兵都知道戰場上什么最可怕。
祖有恩狂喜:
“驍騎營準備,準備配合友軍立功。”
饒克華則是臉色鐵青:
“把火油、稻草、柴堆都給我扔下去。快~”
……
碉樓槍聲不絕,
棱堡也及時用火炮支援。
至少300人死在了沖鋒的路上,然后饒克華就望見沖到碉樓死角的淮西兵架起火把柴堆,黑煙籠罩碉樓~
人和猴子的最大區別是,人會用火。
2個碉樓全軍覆沒。
棱堡內的人這才明白指揮官饒克華之前那么驚恐。
“開炮~”
火炮響起,
霰彈不講理的把沖在最前面的淮西兵成群成群的割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