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糧道于運和經此驚嚇,再次大病一場。
沒過2日,
自有親信家人手持老爹的書信趕至。
信中并無過多的責罵詰難,而是再次講述“為官之道”,讓“宦海經歷稚嫩”的兒子吸取教訓,日后爭取做的更好。
于敏中一介漢臣能夠在軍機處四平八穩,官至首魁,其人的正治智慧不可小覷。
農夫的兒子常火炎被定為了“江北特大謀逆集團”的主謀。
誅9族,掘祖墳。
滿官太仆寺卿的兒子關銘恩伏誅,家眷流放盛京,保留了部分財產。
關家的2個兒子在盛京八旗都統衙門各掛了個8品、7品的閑職。他的女兒還嫁了盛京城外的一戶舉人為正妻。
相比以前的日子,肯定是一落千丈。
可比起普通百姓又不知高了多少層。
這樣的處置看似不符合常理,實際上非常正常。
雍正那么苛刻的人,年羹堯那么大的罪。
最終,也不過只是連帶賜死了他的一個兒子。
其余的兒子、孫子,包括年的老爹依舊壽正終寢,而且終生拿著朝廷發的薪俸。
“手握重兵、謀逆、大不敬”的年氏族人都不必死,何況“貪心裹挾、以至從犯”的關銘恩呢?
……
三法司審判參考了先例。
從這一點講,
我大清鄙視蠻夷是有道理的。
歐夷、米畜所謂的先進判例制度,實際上大清早就出現了。
洋人有的,大清都有。
洋人沒有的,大清也有。
同時,
和珅也有暗示,既然人已經沒了,那家眷可以網開一面,不必趕盡殺絕。
三法司了然于心。
和珅那是御前第一寵臣,他的意思就等于皇帝意思。
江北大案自此降下了帷幕。
朝廷以廷寄的方式告誡各地督撫,需以此案為戒。
京城茶館戲園子倒是多了許多的談資。
京旗們連連感慨地方上的人太不像話了。自己這點囂張跋扈和人家比起來,啥也不是。
……
此案的后遺癥影響很大,而且效果各異。
比如閩浙總督王亶望的教育效果就不太明顯。
他猛然間覺得:
自己原來竟是朝廷的忠臣,和江北這幫同僚比起來,自己簡直眉清目秀。
同樣的,
還有接任他的甘肅巡撫王廷贊也放下了心理包袱。虛報旱災加濫賣監生,很有搞頭。
江西布政使兼南贛鎮總兵馬忠義,則是一個人默默坐了很久。
他隱約間覺得,巍巍大清朝有滑向失控的趨勢。
而云貴總督阿桂唉聲嘆氣。
然后嚴厲警告底下人,以前的事可網開一面,以后的事絕不饒恕。
同時,
嚴查邊境走私、收取跨境商稅充實軍餉,招募窮苦山民填補云貴綠營,淘汰老弱。
并且以個人名義拜訪云南有實力的土司,安穩人心。
還派出了不少密探越過邊境潛入緬國的都城——阿瓦,打探軍情、民情。
……
兩廣總督伊爾杭瞠目結舌,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和鄭謹生關系不好,但政敵如此黯然退場,還是讓他感慨不已。
同時,
他也敏銳預感到了朝廷即將面臨的一個巨大危機——財政困難。
身為兩廣封疆,他授意底下人秘密監視廣州十三行所有行商,只待時機一旦成熟就連根拔起。
罪名都是現成的:
溝通外夷,出賣大清。
到了戶部撥不出軍餉、官俸的時候,皇上“查抄十三行”的旨意就該到了。
湖廣總督陳祖洛則是望著廷寄,冷笑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