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罕見的猶豫了一會。
山東和甘肅,在朝廷的定位很不一樣。
山東距離京師很近,需要絕對安穩,需要源源不斷的出產錢糧,需要士紳忠心,需要風氣正統。
而甘肅就不一樣了,只需不添亂,然后為朝廷的每一場戰事提供兵源就可以。
“告訴國泰,山東乃圣人之鄉。監生不宜過濫,一二百個即可。”
……
如今兼著禮部尚書的于敏中,連忙表態:
“老臣一定把關。犬子也在山東,督辦煤礦,可以為臣反饋山東士紳對此事的反應。”
乾隆笑了:
“你的小兒子?為何不留在京城當差,不比督辦煤礦清貴?”
于敏中連忙解釋道:
“皇上厚愛。可老臣了解自己的兒子,志大才疏,辦不好大事,又看不起小事。京城衙署當差,臣怕他輕佻。地方任親民官,臣怕他折騰。所以~”
這一番話,說的極為誠懇。
刻薄如乾隆也不由得點點頭:
“于愛卿,朕理解你,朕也是父親,有一群不省心不懂事的子女。”
“謝皇上。老臣有時候就想啊,這人吶,官大又怎樣,銀子多又怎樣,宅子多又怎樣?到頭來還不是一場空?”
和珅也頗為動情,念叨著: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
……
乾隆也被氣氛感染,慢步走下御案。
“你們能這么想,好,很好。”
“和珅,你剛念的那詩?”
“回皇上,是《石頭記》里的一首小詩。曹家的后人寫的。”
“哪個曹家?”
“圣祖爺寵愛的江寧曹家。”
“難怪,這等詞句只有富貴過的人家才寫的出來。曹家還有后人嗎?有的話就適度關照一下。”
“皇上寬仁。”
乾隆總是不由自主的向爺爺康熙靠攏,
凡是爺爺提倡的,朕都擁護。凡是爹爹提倡的,朕都要廢除。
……
君臣奏對,在輕松的氣氛中結束了。
兩名殿堂級的宗師影帝聯手給老皇帝唱了一局。
放在幾百年后,
這叫提供了最巔峰的情緒價值。
乾隆貴為天子,什么都不缺,但是缺高端的情緒價值。
世上的馬屁精很多,可他們提供的低端情緒價值只會讓真正的貴人覺得反胃作嘔。
高端的情緒價值比黃金都珍貴!
只能賣給帝王家。
總管太監秦駟全程聆聽。
佩服的五體投地,心中大呼又學到了。和、于兩位大人,是真正的把天底下最精髓的學問吃透了。
乾隆午睡的時候,
他找了本《石頭記》讓徒弟念,自己靠著躺椅閉著眼睛聽。
讀到一半,
徒弟感慨:
“師傅,這書寫的真好。曹~雪芹他是干嘛的?”
“他是江寧織造家的公子。”
“奴才還是第一次聽說這等貴人也會寫書。”
“嘿嘿,那是因為落魄了。”秦駟起身,喝了口茶水,望著巍峨的宮墻感慨道,“人在春風得意的時候,花不完的錢,玩不盡的樂子,怎么可能屈尊伏案寫一本破書呢。”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