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檢司聞訊趕來見是一群膀大腰圓的索倫人,訕訕告退。
雖然索倫馬隊在揚州被吳賊殺的人頭滾滾,可依舊不是小小巡檢兵丁可以欺負的。
虎倒威還在。
“大清定海神針”的名頭依舊唬人。
況且索倫人也是旗人,莫名的就高人一等。
……
泗陽縣,來安集。
索倫車隊遇到了前來接應引路的清軍,渡過淮河。
一路沉默。
淮安城外一片肅殺。
到處是壕溝,矮墻,拒馬,陷坑。更有古怪的六角棱堡多處。
巡邏隊忙著鞭打百姓服勞役。
老頭為大清征戰數十年,戰場經驗豐富,瞬間猜到前方吃了大敗仗,心中擔憂,不知同族死傷幾何。
福長安沒有出面,但令人騰出了半條街的房子給這些戰地參觀團家眷居住。
剛吃完飯,
外面傳來了戰馬的嘶鳴,還有熟悉的語言。
一群少年縱馬狂奔而來,
下馬后就焦急的詢問道:
“老家出事了嗎?”
“沒有,沒有,家里好的很。去年羅剎兵沒來燒殺,暴雪也沒有降下,族內沒有餓死凍死幾個人。就你們這些娃娃?其他人呢?還在前線打仗嗎?女人們想丈夫,草枯了又綠,綠了又枯,族內已經很久沒有孩子哭了。”
……
老漢突然停下了絮叨,
望著30余名眼眶發紅的少年,一股不祥預感涌上心頭:
“其他人呢?”
“死了。”
“2000多人都戰死了?”
“是。”
“海都統呢?”
“他,他也戰死了。”
老漢捂著臉,哭了好一會,抬起頭:
“部落要生存,部落要繁衍。”
“地不能荒著,人也不能空著。去吧,孩子們去吧,去行使你們的使命,誕下健康的下一代。”
院子里,
一邊是30余名少年,一邊是數百名剛失去了丈夫的婦人。
令人感嘆生存之殘酷。
……
鵲橋會持續了很多天。
這是一場雖無硝煙,可堪稱關鍵的部落戰爭。
整個索倫部總人口已經不足3萬。
而經歷了征準、征金川,還有1000人永鎮伊犁后,族內的青壯比例急劇下降,老弱病殘居多。
整個族群的繁衍面臨巨大危機。
十幾年后,
老人會逐漸死去,婦人也會失去生育能力。
整個族群人口會斷崖式下跌,大概率不足萬人。
福長安明白,索倫這柄利劍已被吳國折斷。
乾隆也明白,以后不能遇戰就遣索倫了,他必須盡快發掘可替代的精銳兵源。
從此以后,
元氣大傷的索倫部能夠抵抗狂熱的哥薩克探險隊對黑龍江的步步蠶食,讓寧古塔的流放囚徒們還能沐浴皇恩,而不是在神父的組織下高呼“葉卡捷琳娜陛下萬歲”,就很不錯了。
少年們仿佛一夜間長大了。
在嚴峻的生存面前一切道德倫理都顯得那么的蒼白。
而福長安或許心存內疚,
這段時間從未征召索倫人出戰或者修筑工事,淮安城中人人忙碌,唯獨索倫人被遺忘,安靜的療傷。
……
“吳賊又來了~”
淮安城外,巡邏兵丁一聲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