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臺,募兵幾何?”
“一不做二不休,花光番庫的銀子。與其把銀子留給吳賊,不如花在募兵城防上。”
眾人連忙拱手應允。
趙士生也長長的松了一口氣。
其實他的反對并未出于本心,而是謹慎起見,生怕將來被朝廷翻舊賬。
富敏是上三旗,說話做事可以大逆不道。
自己是漢官,需謹言慎行。
有2位滿官牽頭拍板,將來這板子不會落到自己身上。
風雪中,
東莞縣虎門寨,水師軍旗飄揚。
寨外聚集了很多人,他們衣衫襤褸、表情凄苦,有個統一的名字叫——疍家人。
這是一個有些歧視的稱呼。
疍民,就是船民。
是一群在岸上沒有宅子,沒有土地,沒有一絲財產,靠漂泊打漁為生的人。
……
冬季,是船民最難熬的季節。
最近,
衙役們敲鑼通知他們,想當兵想吃糧就去虎門寨。
當場發銀子,發糧食。
一人當兵,全家吃飽。
一人勇猛,全家吃好。
疍民們選擇相信,因為別無他路。
以前日子雖然苦,還能過下去。
執行海禁令后,他們的環境急劇惡化,在近海打漁時常被廣東水師巡船驅逐,甚至炮擊。
以前通商的時候,
和夷人的武裝商船在海上交易米面水果是疍民的一項重要營生。
如今,收獲的是一顆顆炮彈。
太慘了~
上岸無門,出海無路。
現在,地獄之門出現了一絲亮光——當兵。
……
憑心而論,關達官的人品不錯。
他在同行里算得上清廉。
曾在洞庭湖水師,大沽口水師,廣東水師先后任職,剿過湖匪、剿過海盜。
年近50的他,
身穿一品官袍站在大纛下,望著這些在寒風中發抖的疍民。
此舉頗有爭議,但是他堅持如此。
客家人居住在山上,不擅舟船。潮汕人擅舟船,但狡猾難馭。廣府人介于這兩者之間,也不是最佳選擇。
窮困的疍民,一生都在和水打交道。是募兵的富礦。
……
“抬上來。”
“嗻。”
從廣州府運來的銀箱一字排開。
關達官用靴子踢翻銀箱,碰撞聲清脆悅耳。
銀錠滾落,在薄薄的積雪層碾壓出淺淺的痕跡。
兩側提標親兵鋼刀出鞘,目不斜視!
……
“本官是皇上親封的廣東水師提督。在廣東水師,沒有什么廣府人、客家人、疍家人,潮州人,只有兵丁。我關某人對著財神爺、媽祖、關帝爺發誓,對麾下兵丁一視同仁,凡我兵丁,穿一樣的號服,拿一樣的餉銀。若違此誓,關某無后,祖墳不寧。”
“本官知道你們不易,所以請示總督大人準許你們預支第一個月的餉銀2兩,大米3斗接濟家小。本官還在大虎山島辟出了一塊泊地,準許你們的家眷劃船停泊,解除你們的后顧之憂。”
在場的數千疍民感動的淚流滿面。
齊刷刷跪倒一地。
關達官依舊手按刀柄,腰桿筆挺,右手一揮:
“來啊!現場報名、造冊、發餉。”
“當兵吃糧,天經地義。”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