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42年,臘月25。
持續了小半個月的雪終于停了,太陽露出了微弱的亮光。
吉安府泰和縣西,蘇溪鎮。
青石板路,
一灘灘鮮血凝固結冰,好似鏡面,不斷有走過的兵丁不慎滑倒,罵罵咧咧。
……
“藩臺大人,老朽全家心向大清。這辮子還留著呢。”
一名士紳跪著苦苦哀求。
然而,
馬忠義壓根不在乎辮子,他只是想找個理由殺人罷了。
一刀砍下,血練飆起。
“弟兄們,再堅持1天!明天我們就拔營回諸廣山,回去過大年!”
“嗻。”
傳令兵把這個消息傳到了每個營中。
清軍全員沸騰~
諸廣山大營儲備了海量物資,過年可以敞開吃喝。
前段時間,因為軍事節節失敗產生的恐“吳”癥似乎也減輕了。
所有人有說有笑,準備和友軍交割完畢就回家。
……
“主子,咱們撤退的路線怎么走?”
“原路返回唄,把可能遺漏的村鎮再過一遍篦。”馬忠義說的很輕松,“古人云,兵過如篦嘛。”
然而,
劉路卻是一點都輕松不起來。
他低聲建議道:
“不如先向西進山吧。”
“嗯?”
“在山里行軍,比較安全。”
“你瘋了吧?這大冬天的,翻山越嶺回諸廣山?輜重都扔了?”
馬忠義咆哮完,
沉默了會,話鋒一轉:
“其實你說的也有道理。這樣吧,我們沿著山腳行軍,萬一有事立刻往山里跑也來得及。”
……
午時,
雪地有些反光。
放哨清軍手腳凍僵,突然望見遠處隱約出現了幾個黑點,頓時振奮。
“來了,來了。”
“反光看不清楚旗號,眼睛疼。”
“不用看,瞧那個狼狽樣肯定是白蓮教匪。”
4里外,
吳軍輕騎兵正在做最后的準備。
昨日,給戰馬的精料翻倍。
今日上午,又給戰馬再次喂了精料4斤。
接近蘇溪鎮前,
所有人都牽著戰馬緩慢行軍~
兀思買站上馬鞍,拉開手里的千里鏡觀察了會,然后收起放入馬鞍旁的厚布袋內。
刷,
他抽出佩劍,高聲吼道:
“弟兄們,南贛鎮清軍就在眼前。不要讓他們逃回山里,先鋒從右側包抄,堵住這幫老鼠的進山道路。”
“檢查裝備,300息后全員沖鋒。”
……
傳令兵勒馬奔跑,將消息傳達到各連。
所有人都緊張起來。
吳老二連忙將騎兵燧發槍藥池蓋打開,將放置了2個時辰的引火藥倒在雪地里,重新換上干燥的引火藥,確保打響。
隨后將燧發槍掛在馬鞍左側。
又摸出一把大麥塞給戰馬。
“吃吧,多吃兩口。”
戰馬迅速將他掌心精糧吃干凈,開始呼氣、刨蹄子。
吳老二順手將厚毯、油氈、干糧袋、替換棉襪從戰馬背上解下,扔在雪地里。
前方,
軍團大纛突然展開。
隨后,各團各營各連也各自展開軍旗。
刷刷刷,
3000騎兵紛紛拔出騎兵刀,刀背抵肩。
第1排戰馬開始奔跑,第2排隨后跟上,第3排再跟上。
泥雪翻飛。
……
清軍詫異抬頭,什么情況?打雷了嗎?
心不在焉的劉路反應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