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應直隸州(前文寫錯了,清朝叫嘉應州,現代改稱梅州了)客家人曾中原,卻沒閑著。
他隱約間看到了“翻身的曙光”,不想放過~
清軍贛南瘋狂屠殺,殺的客家人尸橫遍野。
在他看來這就是一個明確的信號!
清廷,向客家人舉起了屠刀。清廷,站在了廣府人那一頭。
這個邏輯看似站不住腳,但從當事人的角度看卻邏輯嚴密、動機清晰。
客家人都是北方流民,屬于外來人。
從立足的那一刻起,就和本地土人天然產生了矛盾——爭地,爭水,爭生存空間。
這種爭奪,
只會越發的慘烈,無法調和。
……
曾中原帶著一幫挑夫領取賞銀后沒有回鄉,而是在粵北山區客家人聚居點流動,
他告訴所有人:
清廷對客家人動手了!清兵在贛南對客家人實行了無差別的鏟村。
這個消息好似重磅炸彈,炸的所有人頭暈目眩。
然后,各村各寨的頭領碰頭。
開始修土樓,挖工事,砍竹子。
青壯手持簡陋的長兵器,銅鑼一響,齊進齊退。大腳婆娘們負責砌墻挖溝,搖旗吶喊。
粵北山區的空氣里都透著火藥味。
……
當地官府火速派衙役進山勒令各村寨老實本分,交納罰銀,拆除土樓,不得聚眾。
否則,
官兵將嚴懲不貸!
然而,
此舉更加坐實了清廷要對客家人下毒手的流言。
客家村寨的頭領們保持了最后一絲清醒,若非萬不得已,不愿和官兵武裝對抗。
然而,
翻山越嶺派去贛南打聽消息的人陸續回來,坐實了清軍在贛南鏟村是真的。
……
嘉應知州向省城求援。
總督衙門內紅纓帽濟濟一堂,鴉雀無聲。
所有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恐懼~
巡撫趙士生聲音有些顫抖:
“這一定是吳賊在后面挑火,麻煩大了。”
1名總督府的高級幕僚忍不住問道:
“撫臺,贛南官兵的集體鏟村屠客事件是否謠言?馬總兵他是出于什么目的如此癲狂?”
趙士生點頭默認。
隨即又補充道:
“但他已經力戰殉國了。”
總督伊爾杭也默默冒出一句:
“本官其實也覺得馬總兵太極端了。不過,他畢竟是死于戰場,算了,算了~”
原本想痛罵馬忠義的眾人瞬間語塞,滿腔怒氣只能化為一聲長嘆。
人死為大。
何況是姓馬的是力戰而死,就算有再大的錯誤朝廷也不會追究了,皇上還得下旨褒揚一二。
……
“制臺、撫臺,府衙司獄求見。”
“嗯?”
“那位司獄說有重大軍情,事關反賊,一刻都不敢耽擱,必須當面稟告給二位大人。”
伊爾杭,趙士生2人對視一眼。
“帶進來。”
從9品的司獄頭一次進入如此高規格的場合。
嚇的頭都不敢抬起,
跪著低頭,小聲道:
“稟制臺、撫臺。潮州府大小宗族數十家,蓄、蓄謀造反~”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