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罕見的大晴天。
幾十里外的濠鏡澳島,疊石塘山的主峰上。
弗朗機總督舉著千里鏡向東邊眺望,只能看到大嶼山島的輪廓還有四處飄散的黑煙。
“上帝啊,韃靼水師和尼德蘭人真打起來了。”
“總督大人,您希望誰贏?”
“從濠鏡澳的前途來看,我希望尼德蘭人贏,但不要贏的太多。最好是兩敗俱傷。”
“尼德蘭使者希望我們提供食物、火藥、蔬果。您看怎么回應?”
“看戰局而定吧,我們弗朗機人天性愛好和平,愿世界和平。”
眾人眉飛色舞,就差笑出聲了。
你們打的好啊,最好打出一雙狗腦子。大家才能亂中掙錢~
戰火起,原本的秩序就一定會崩潰,程度輕重罷了。
到時候,
廣東禁海令就是一紙空文。
……
整個南洋都在關注廣東的局勢。
強勢崛起的吳國頭一次進入了南洋各方勢力的視野。
有人觀望,有人主動接觸。
有人又當又立,反復橫跳。
不過,金山衛的海貿增速明顯。
香料、鉛錫、白銀、羊毛、棉花、鐘表等貨物流入,茶葉、絲綢、瓷器流出。
許多來做生意的商船不掛國旗,水手面相丑陋兇狠。
不能排除海盜的嫌疑~
但是,
吳國秉承“兩錠金子沒有道德高尚低劣之分”的原則,來者不拒。
好好做生意,規矩做生意。
甭管你是哪國的,哪派的,一概不問。
如果想找事,
金山衛炮臺還有周邊駐軍隨時待命鎮壓。
還好,
這年頭做海上貿易的人深諳“識時務者為俊杰”的道理,沒有一言不合就抗議的臭毛病。
……
蘇州府,
鞭炮硝煙剛散盡,積雪來不及融化,又被一場新雪覆蓋。
前揚州四大鹽商,現吳國四大閑商終于得到了陛見機會。
李郁端坐在上,
4人恭敬立在堂下。
一番禮節后,進入正題。
“聽說江總商投資了一家磚廠。”
“回陛下,確有此事。”
“其余3位總商呢,就沒做點掙錢的生意?”
3人恭敬低頭:
“我等世代從事鹽業,其他行業一竅不通。”
李郁笑笑,干脆挑明了自己的態度。
“我吳國的食鹽必須是官營,而且是低價運營,不留一絲運作空間。”
4人詫異抬頭,
眼神里分明有不信~
江春輕聲問道:
“在下不解,歷朝歷代,鹽都業是朝廷財政命脈。陛下如此體恤百姓,可將來朝廷若要用錢~”
……
李郁扭頭看向旁邊的侍衛:
“拿個樣品過來。”
“是。”
侍衛用托盤捧來一塊鹽磚,重量1斤,四四方方,外面是一層粗糙的土黃油紙包裝。
拆開后,部分大鹽粒散開。
但鹽磚主體未曾垮塌,說明包裝前經過了壓制。
鹽,還有這樣包裝賣的?
米總商看到包裝的背面,中間印著個慈眉善目的戎裝大頭像(陛下),
底下還有一行字:
“吳皇恩情,欽定售價6文。愿天下大寧,人人吃咸。”
……
四總商瞬間呆滯,如被雷劈。
這等低廉的價錢是百姓配享用的嗎?
陛下,您糊涂啊。
黃總商撲通跪下,如喪考妣,言辭懇切:
“陛下,如此低廉售賣,百姓未必得實惠,朝廷也未必得好處啊。”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