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嗻。”
乾隆終于痛下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刺殺李郁!
如能清除此僚,則大事可定。
賊酋的子嗣尚且年幼,撐不起偌大的重擔,壓不住底下的統兵將官。
好比當年,
吳三桂一死,底下瞬間四分五裂。
如今,若李郁身亡~
氣勢洶洶的吳軍也會一樣失去斗志,陷入無休止的爭奪當中。
……
太醫匆匆趕來,開了安神湯~
乾隆服用后終于能沉沉入睡,紫禁城秘術,加量鉛霜特別棒~
足足睡了6個時辰后,
乾隆醒來的第一句話就是:
“召集群臣,朕要做一個艱難的決定!”
內外形勢困壓,加上和珅這個奴才循循善誘,乾隆終于走出了帝王力不從心的第一步——局部開放團練!
朝會上,
許多漢人出身的大臣當場痛哭流涕,要勸皇上收回決定。
“皇上,開放團練乃飲鴆止渴,不可。”
“皇上,豈可讓地方士紳掌握軍權?就算僅僅是兩廣加湖廣4個省,也不可啊。”
乾隆表情平靜,眼神不悲不喜。
只是堅決的告訴這些人:
“朕意已決。”
散會后,又令人下旨召以上4省足夠分量的致仕士紳以及民間大儒來南陽。
挨個召見,穩定人心。
……
廷寄首先抵達武昌,
陳祖洛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反復看了4遍,希冀從字里行間看出蛛絲馬跡。
“夫子,你怎么看?”
心腹幕僚先是驚訝,后是猶豫。
反復斟酌了好一會,才開口道:
“東翁,朝廷力不從心了!”
“噓!”
雖然陳祖洛嚴厲制止了幕僚的狂悖之言,但還是想繼續聽他的分析。
“東翁你看,每省設團練大臣1名,首推致仕、丁憂在野之舊臣,皆掛3品虛銜,需先至南陽陛見。朝廷這是想用情感羈絆,維持有限忠心。”
“每府(州)設團練使1人,首推舉人、士紳。朝廷這是以儒士領兵,防止尾大不掉。”
“每縣設團總1至2人,首推宗族士紳子弟,年輕孔武者優先。宗族血緣就是軍官和士兵之間的天然紐帶,一村一汛,一鄉一營。當然,武昌周邊的宗族差點意思,比不了湖南,更比不了兩廣。”
“團練首選淳樸鄉民、亦兵亦民。地方自行解決糧餉、軍械。朝廷這是不費1兩銀子,只需輕飄飄一張紙,即可得百萬民團。”
……
陳祖洛低聲問道:
“烏合之眾,有用嗎?”
幕僚笑笑:
“遲滯吳軍兵鋒,為朝廷爭取時間,擴大吳軍和百姓之間的仇恨。多少有點用吧。”
“夫子,你說地方士紳怎么看?”
“如此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誰能不動心?說直白點,這就相當于在朝廷的框架下,不必造反,不違大義,自主開創一番事業。將來即使平賊成功,朝廷也得捏著鼻子給這些人做土皇帝,換取他們裁軍。”
陳祖洛也不由得點頭。
……
幕僚又繼續說道:
“暴力,是一切權力的背書。士紳們一朝兵權在手,想殺誰就殺誰。
“東翁!換了我,就算不想摻和這趟渾水,我也得捏著鼻子散盡家財搞團練。您可知為何?”
“為何?”
“團練的坑,我不去占,別人就會占。到時候,人家手握刀子上門要我捐輸銀子,給他養兵。您說,我捐還是不捐?”
陳祖洛瞬間毛骨悚然。
這就相當于開啟了軍備競賽,只能加碼,不能退出。
鄰居磨刀,伱敢不磨刀?
……
年薪3000兩,跟了自己10年的紹興師爺恐怖如斯!
師爺都是讀書人,大多在科舉領域成績馬馬虎虎,但讀透了歷史,讀透了人性,工于算計,熱衷陽謀。
行走在部堂、督撫身邊的高級幕僚特別講究職業道德。凡事必先考慮東主立場,絕對不會把朝廷或者任何人的利益放在東主前面。
這是紹興師爺一輩輩傳下來的職業道德,也是他們行走官衙的核心。
為東主竭力謀劃,直到合同到期或者東主垮臺~
失業的師爺也不用擔心,很快就會有其他大人物上慕名門,重金聘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