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壽聽完,沉默了很久。
敢情鄰居慶二爺平時出門紅光滿面,肚子里的油水是這么來的~
唉!
他從衣袖里摸出2兩銀子。
“走后邊小門悄悄塞給隔壁的。我和慶二爺雖然不熟,可好歹鄰居一場,替我上一套白禮。”
“是。”
家奴眼眶微紅,感慨自己主子心善人好。
要知道,如今的覺羅爺家也沒余糧啊。
福壽隔著院墻聽著隔壁高一聲低一聲的嚎哭,慢悠悠的轉著手上祖傳的玉扳指。
語調陰鷙:
“都踏馬的說如今是乾隆盛世,四海升平,日子好過得不得了。爺身為旁系宗室子弟,身份夠顯赫了吧,至多到明年,怕是也要嘗嘗折籮菜的滋味嘍。”
“扳指,你說泔水那味兒能地道嗎?”
……
冬季,在古代又叫死人季。
升斗小民家的茅草屋簡陋,四面透風,沒有煤炭,柴禾很貴,哪怕是熱值很低的稻草也不是想燒多少就能燒多少的。
農耕文明發展到這會,燃料危機已經十分嚴重。
北方的山,每一座都是光禿禿的。
南方稍微好點,也僅僅是稍微。
受限于化石燃料開采技術的落后,一個3億多人的農耕文明,吃飯取暖全靠燒木材枯葉~
柴禾,越來越金貴。
人丁,越滋生越多。
如果一直這樣下去,400年內,文明就走向總崩潰了。
……
棉衣,是重要資產。
家中的每個成員擁有一件五成新御寒棉衣,至少是中等戶。
普通百姓全靠骨頭硬,命硬。
不夠硬的都熬不過冬天。
天降大雪,
文人看到的是詩情畫意,百姓看到的卻是閻王殿的小鬼收人。
即使是正常年份,一個縣也會凍死幾百人。
而乾隆四十三年的這個冬天,由于嚴寒疊加缺糧,直隸乃至整個北方,凍死餓死的人不計其數。
……
河南開封府,延津縣。
黃河在不遠處流過,局部有封凍。
縣城街道積雪1尺。
郊外的田野里,積雪甚至超過3尺。
延津知縣率數十人,出城迎接新任的河南巡撫——劉墉劉大人。
眾人頭戴暖帽身穿棉襖,袖子里還籠著黃銅捂手爐。
即使如此,眾人還在小聲抱怨著這鬼天氣。
大約過了2刻鐘,
探馬出現在雪地里,高喊:“來了,來了。”
知縣振奮,將捂手爐扔給一旁的師爺。
快步向前,環視眾人。
“諸位,拿出點精氣神,歡迎巡撫大人。”
……
當劉墉的車隊出現在距離眾人1里之外時,
知縣果斷下令:
“放鞭炮。”
噼里啪啦,響了半刻鐘。
然后,
鑼鼓嗩吶,各種刺耳的樂器一起發聲。
眾人扯著嗓子:
“恭迎撫臺。”
劉墉出轎,見此景微微皺眉。
隨即溫言道:
“本官奉皇命巡撫河南,途經你們延津縣。天寒地凍,諸位不必如此,一起進城吧。”
……
隨著漕運制度崩塌,北方的糧食問題越來越嚴重。
嚴重到了,
六部九卿、御史言官人人都避之不談的地步。所有人都知道,這糧荒問題躲不過去,早晚要爆,屆時只怕四海皆餓殍。
乾隆也意識到了,但不想提,只是親自點將劉墉出任河南巡撫,。
他這個巡撫最重任務就是——征糧!
河南是北方唯一的大糧倉,務必要替皇帝看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