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勝~”
補充新兵后,第5軍團紙面兵力達到了9500人,但刨去部分留守兵力,實際僅有7000人。
而第1派遣軍5000炮灰的到來,讓苗有林麾下兵力達到了12000人。
根據參謀本部的軍令,
留守萍鄉、撫州、瀘溪的3支偏師,也會在即日南下歸建。此3要地空缺防務將由第1軍團接手。
另外還會給第5軍團臨時劃撥2個連的輕騎兵,以及1個舟橋營。
所以,
最終,苗部總兵力會接近15000人。
……
參謀本部沒有告知第1軍團入贛的戰略目的,但苗有林猜測是為打湖廣做準備。
至于說,
是先打湖北還是湖南,暫時不得而知。
苗有林為人桀驁不馴,但他發自內心的欽佩陛下,不敢有絲毫造次。
因為,
陛下的眼光犀利,手腕老辣,戰略穩健。
剛帶著山寨弟兄們投奔吳國時,他曾經琢磨過借東風培養私人勢力,后來陛下洞若觀火,既用也防,把自己吃的死死的。
然后,
他就不再有任何非分之想了。
老老實實的做陛下手里的利劍,南征北戰,爭取在從龍之臣里排名靠前。
雖非嫡系,軍功卻穩壓嫡系一頭。
這就是他的底氣~
……
繼打下廣東后,湖廣就是南方的最后一塊膏腴之地。
手里有糧,心里就不慌。
只要將湖南、湖北、江西3省連成一片,吳國肯定不心慌。
行軍途中,
苗有林在馬背上顛簸時,心中不無惡毒的琢磨著:
不知老上司阿桂是否會回憶起當初的黃石磯之戰,勸降自己的賞格太低,而覺得臉紅。
貴州綠營同僚,在邸報里看到自己名字時是否會百感交集。
至于說,
何時何日能夠率軍打回貴州,衣錦還鄉。
他暫不做指望~
作為一個貴州籍前綠營軍官,他很清楚貴州在奪天下的戰略布局中排名幾何。
福建倒數第一。
貴州倒數第二。
這個榜,叫“兵家不爭榜”。
真沒啥好爭的,除了山還是山。
……
從南雄到韶州,沿途多山地丘陵,但海拔不高。
粵北河流眾多,流經區域就形成了河谷平原。
第5軍團沿著湞江(北江上游)行軍,沿途所見土地皆被開發,河邊遍布房屋、耕地。
韶州府的客家人興奮的望著這支遠道而來的陌生軍隊,3分畏懼,7分期待。
這段時間,苗有林基本厘清了廣東局面。
潮汕宗族率先起事,被實力尚存的清軍槍打出頭鳥了。
客家人和廣府人有難解的矛盾,處于弱勢一方的客家人本能的想抓住吳軍這個救命稻草,借力打力。
而陛下,在信中鄭重的再三叮囑自己。
莫要介入土客矛盾太深,否則將來經營廣東會有很大的阻力。
無論吳國公開支持哪一方,都會令另外一方怨恨、恐懼。
而這種怨恨情緒會一代代相傳,很難解決~
殺戮?
別說吳軍不是殺人狂,就算十萬吳軍全員殺人狂也無法做到。
……
“報,清軍斥候和我軍接觸交手。斬殺斥候2人。”
“知道了。”
韶州府早已得知吳軍來犯的消息。
雖然大家在年前就預料到早晚會有這一天,可當靴子真的落地時還是有些緊張。
城墻上,
守軍臉色凝重,很多人甚至在輕微哆嗦。
人的名,樹的皮。
吳軍兇名遠揚,清軍望風披靡。
尤其是江北會戰擊斃海蘭察和索倫兵,震懾力十足。
這就相當于全殲74師的意義,戰略意義很大。
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