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有林拉開千里鏡,觀看攻城進展。
實際上,
他并不關注廝殺,而是在注視這幫客家民夫的表現。
清軍瘋狂放箭,子母炮亂轟。
沖在最前面的客家民夫陸續有人中彈倒下。
一顆鉛子就能帶走一條卑微的人命,死亡悄無聲息,在世間留不下任何痕跡。
沒人記得他叫什么~
客家民夫扛著土袋,奮力填埋壕溝。
第1派遣軍的甲士扛著云梯緊隨其后。
炮兵們則是拿出最快手速,瘋狂壓制城頭清軍。
火槍手們更是沖到城墻下30丈內,單膝跪地,瞄準城頭,見清軍冒頭就打。
……
突然,
眾人的視線內出現了異樣,韶州府城墻似乎有兩股人在互相廝殺。
“總指揮,好像是城中百姓。”
“是嗎?”
苗有林望著城頭和清軍廝殺在一起的百姓,哈哈大笑。
沒一會,
云梯架上城墻,清軍全線崩潰。
1刻鐘后,
吊橋被人放下,城墻被人從內打開。
烏泱泱的一大群百姓手里舉著各類兵器涌出城門。齊刷刷跪在兩邊。
一名中年富態漢子舉著連順的首級,恭敬跪地:
“韶州草民趙德,拜見大將軍。韃將已梟首,請大軍入城。”
苗有林勒馬,打量了一下趙德,
笑道:
“你帶幾個人給大軍做向導,迅速控制知府衙門、官倉、武庫、兵營,抓捕前清官吏、潰敗兵丁。”
“遵命。”
……
5000士兵奉命入城,如水銀瀉地。
其余人在城外扎營~
軍官們在東山步兵士官學校都上過一節課程——行軍與駐扎。
其中,
就明確指出了一點:
若遇小城,大軍不得全部入城。
只因城內空間有限,大軍一旦被敵軍堵在城內,地窄物瘠,騰挪不開,后果不堪設想。
必須留出大部兵力駐扎城外,和城內遙相呼應。
韶州府,
就是一個堪稱教科書級的例子。
……
苗有林在衛隊的簇擁下,第二批進城。
他頭一件事就是登上望京門~
臺階上的鮮血還沒來得及清理。
尸體從城墻下一直堆到城門樓子,有清兵的有客勇的。仔細估算,客勇尸體是清兵的雙倍。
他停住腳步,翻開兩具疊在一起的尸體。
上面是一年輕客勇,致命傷在前,被鉛彈轟的血肉模糊。底下是一綠營兵,中短刀而死。
城內還在救火。
這把火是客家人主動放的,目制造混亂。
足足2個時辰,
眾人才撲滅了大火,三條街被燒成了灰燼。
苗有林詫異的得知,其中2條街都是趙家的產業,趙德不惜以自家的糧油鋪引火,堪稱果斷。
之后,
又殷勤的表示愿意為大軍提供糧食、鹽巴和布匹。
苗有林琢磨了片刻,決定笑納。
這樣可以減輕朝廷的后勤壓力。
贛南暫時支撐不了大軍后勤,吃的穿的都要從贛北、皖南轉運而來。槍炮彈藥甚至是從江寧、蘇州轉運而來。
……
孫曉歡端坐在知府大堂內,直到被沖進來的士兵一槍托砸翻。
10名文官學校畢業生,仔細審視著這座衙門。
首先就是摘牌,重新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