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晴朗,位于島嶼北邊的水師港口清晰可見。
“順治年間,咱福建水師所用主力戰艦是鳥船,到了康熙20年,逐漸改成了趕繒船,現在,本官又發覺米艇更為先進,故而大力引進。”
信使其實啥也不懂,這輩子頭一次見大海。
只覺新鮮。
黃仕簡遞給他一支黃銅千里鏡,繼續講解:
“米艇長9丈5尺,寬2丈。航速快,操控方便,甲板寬大,能裝更多的炮。和夷船最大區別就是米艇比較低矮,尾部不設加高尾艙。”
“海澄公,我怎么瞧著咱們這幾條船挺高的,有尾艙啊。
“是嗎?”
……
黃仕簡接過千里鏡看了兩眼。
瞬間須發倒豎,毛骨悚然。
三角軟帆,2層炮甲板、高大尾艙,方形船尾,這踏馬的明明是蓋倫船!
大清朝水師,從未裝備過這種船型。
他大吼一聲:
“有夷艦,備戰。”
喊罷,
他以和自身年齡不相稱的敏捷躥上山頂的瞭望烽火臺,點燃~
轟,
黑煙騰空而起,全島瞬間大亂。
在各級軍官的嘶吼聲中,水師兵丁瘋狂奔跑備戰。
“欽差且請在此觀戰,本官下去指揮。”
“好,好。”
久居京城的粘桿處侍衛對海戰大為新奇,他瞪大了眼睛想看福建水師如何擊敗夷艦。
千里鏡中,
只見那夷艦側舷陸續噴出火焰,己方的巡航哨船立即起火,甚至斷裂。
……
“博因河號”指揮艙,
劉武頭一次以旁觀者的角度欣賞一場海戰。
阿德萊德就站在他身旁。
通過翻譯講解己方的戰術。
撒克遜艦隊離開金山衛后,按照和吳國的口頭約定,順路炮擊福建水師主要基地——廈門島。
出于對未知對手的謹慎,
阿德萊德出動了3艘戰艦、2艘武裝商船。
其余商船隊暫在外海停泊,不介入戰場。
……
廈門港地理頗為特殊。
是一個典型的“凹”字形軍港,條件優越。
對于臺風經常光顧的閩南地區,這樣的軍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護戰艦免受大浪破壞。
壞處也很明顯~
一旦被敵艦封鎖,就出不去了。
不過,
撒克遜艦隊想突入就必須先解決掉碼頭兩側的炮臺。
兩座炮臺就好比是螃蟹的兩條鉗子,守護著主體。
阿德萊德和副官耳語幾句。
副官將命令傳給旗手,旗手又將命令傳到附近各艦。
……
劉武注意到其中有1艘四級艦明顯滯后,似乎在等待機會。
他拉開千里鏡,見其甲板上炮手們正在操作3門臼炮。
“貴國的水師也裝備了這種武器嗎?”
劉武搖搖頭~
……
清軍的炮聲打斷了他的思緒。
海面騰起根根水柱,十分壯觀。
不過,
在內行人的眼里,看到的卻是炮術糟糕。
阿德萊德低聲和身邊的軍官說了句什么,所有人都笑了。
想必是在嘲笑歐洲各國,居然被孱弱的大清朝給嚇到了吧。
錯把紙老虎當成東北虎了。
這1輪炮擊,
最近的炮彈落點距離船只也有100丈,表現離譜。
如果按照皇家海軍的考核要求,炮手該被當眾鞭打。
……
阿德萊德捏著一塊懷表,他在計算清軍炮臺兩次炮擊的間隔時間。
炮擊頻率是衡量炮手素養的重要指標。
只有形成了肌肉記憶和默契配合的炮手才能縮短裝填間隔,快速發炮。
皇家海軍在航行時,
艦長經常無緣無故的發布“作戰命令”。
然后捏著懷表,看秒針跳動,直到艙下第一輪齊射。
計算一共花了多少時間。
皇家海軍的每個艦長都熱衷于搞“實彈演練”,每次持續半個時辰,消耗火藥速度飛快。
以至于,
海軍部不得不出“限制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