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府、客家犬牙交錯,械斗愈演愈烈。
四邑(恩平、新會、新寧、開平)目前局面一樣。
文元德為了不負君恩,甚至捐輸三分之一家產資助本縣團練。
然而,
效果并不理想。
廣勇雖然在后勤、餉銀、武器上略占優勢,但團練的戰斗力和組織度并不理想。
“打仗一窩蜂,撤退一窩蜂。”
沒有戰術,沒有遠近火力配合,陣型粗糙,火器缺乏。
每次,
都能略壓客勇一頭,傷亡也小于客勇。
但是,
無法打殲滅戰,無法鏟根。
……
打多了,
客勇身上的某種特征也逐漸明顯——殘血加點。
被壓狠了,人死多了,
首領帶頭,
然后男女老幼一起發起漫山遍野的沖鋒~
而這種作戰方式在冷兵器時代永不過時。
廣勇的各式火器只能響1到2輪,然后就被迫冷兵器互砍,陣型也隨之消失~
……
文元德終于意識到了問題的癥結,開始在四邑尋訪前綠營軍官、重金請出山培訓團練。
綠營再爛那也是正規軍,不是團練可以碰瓷的。
總之,
他走出了團練正規化的第一步,很快,他就無師自通地走出了第二步——軍官儒化。
找了一群四邑讀書人。
投筆從戎,報效朝廷。
他挨個召見這些人談心,勉勵他們效忠朝廷,事后賞賜官爵不在話下。
希望,能夠打破地方宗族對團練的把控。
在南陽府,
乾隆親口許諾過,團練奏功,朝廷無不封賞。
而啟用讀書人掌兵,效果也是很難評的。
儒生軍官往往兩個極端,要么膽怯如鼠,要么殘暴如狼。
當然,
鼠輩居多。
……
廣州城外,
第5軍團爆發出陣陣歡呼~
苗有林率全部非當值尉官,列隊迎接御駕的到來。
旌旗飄揚,刺刀雪亮。
軍靴落地,鏗鏘有力,近衛軍團的士兵們昂起頭顱,表情倨傲。
領頭的一名騎馬軍官,舉起右手,
高呼:
“立~定。”
位于隊列右側的各級軍官們也跟著高呼:“立~定。”
2000人齊刷刷原地止步。
如臂所指,大約就是這種感覺。
精銳老兵加上每天2個時辰的日常訓練造就了這樣的默契。
……
最前面的士兵左右分開,楔入前后排之間的空隙。
讓出中間。
苗有林帶領20名軍官快步向前,齊刷刷單膝跪地。
“第5軍團全體將官,拜見陛下。”
李郁騎馬從中間馳出,馬蹄聲不緊不慢。
“免禮。”
然后,
勒馬打量了苗有林一番,笑道:
“瘦了,看來廣東的伙食不好?”
苗有林趕緊回答:
“非伙食之過,臣最近食無甘味,憂慮攻城。”
“無妨,先吃飯后談軍務。”
“是。”
……
見陛下沒有下馬的打算,苗有林很知趣的接過韁繩,牽馬執蹬。
直至臨時趕修的一處大營。
大帳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