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團總爆發了激烈爭論。
“北佬不安好心,老子不服,跟他們干!”
“你想讓四邑族人全部滅種嗎?”
“扯淡,當年韃子入關都沒能殺絕四邑,他北佬憑什么?”
“你豬腦子啊。對面的皇帝都來了,下場親自勸架,你不給人家面子,人家惱羞成怒,干脆縱容客匪掃蕩四邑。這么好的機會,你要是客匪首領你會怎么辦?”
……
眾人心中一咯噔,
對面那明黃的傘蓋和大纛確實很刺眼。
這套儀仗是李郁離開廣州前令人連夜趕制的。
主要為了抖威風,
威儀,有時候比槍炮還好使。
……
廣東團練大臣文元德聽著老鄉們肆無忌憚的討論,內心好似驚濤駭浪。
趁眾人不注意,
他帶著親信慢慢往邊上挪,遠離風暴旋渦。
萬一,
哪個團總來一聲:
“砍下文老大人的首級,算我們四邑人納投名狀。”
不可不防,
文元德是正宗四邑開平人,老廣最懂老廣!
……
首先,
老廣是不服清廷的,從清初到清末都是。
然后,
在老廣的心中,宗族一定是遠遠高于朝廷的,甭管是放牛娃皇帝還是野豬皮皇帝。
有清一代,
兩廣地區征糧收稅的難度一直很大。
“拖欠錢糧比例”,和清廷的軍力成反比。
殺得服,兩廣就交糧。
殺不動,兩廣就抗糧。
當年李侍堯還在兩廣總督任時,就有一句名言:
“直隸百姓交糧,那是敬畏朝廷。兩廣刁民交糧,那是因為打不過下鄉的官兵。”
……
文元德屬于罕見老廣,忠于清廷。
他牽頭搞團練,是忠君。
四邑族人積極響應,是為了自治。
所以,
這段時間文元德和諸位團總合作愉快。
但現在,
形勢風云突變。
讓團練死戰給清廷陪葬?那是不可能的。
除非,
吳廷明確要鏟老廣的根子。
那大家沒辦法,前面血戰到底,后面組織出海逃亡,還是能留下血脈的。
……
新會團總陳瑞芬,奮力撥開周圍人群,拎著刀四處張望。
口中高呼:
“文老大人去哪兒了?”
“老文,你人呢?”
“淦,文老狗跑了!”
聽聞主帥失蹤,數萬四邑百姓陣陣騷動。
小十萬人聚集,想從中尋個人出來也是挺難的。
文元德此時扔了頂戴,扒了官袍。
露出里面的粗布短打,上面居然還有4個補丁!
心腹們目瞪口呆。
心想,
原來老爺是一顆清心,兩手準備。
不愧是禮部出來的~
文元德拽下腰間玉佩捏在手掌心,手籠在袖管里,只管悶頭猛走。
……
客勇那邊更是炸了窩。
一群首領瞪大眼珠子:
“啥?要我們解散?以后廣勇報復怎么辦?”
曾懷古出奇的平靜,站在人群邊緣觀察不遠處的廣勇陣型。
他的視力頗佳,
看到對面也是一樣陣陣騷動,想必也是被那位陛下的建議震撼了吧。
自從他所在的豐塘村卷入械斗,村民死傷過半,好友戰死。
之后,
就是不停轉戰粵西各地,輸贏輸贏,反復拉鋸。
飯吃一半,廝殺。
睡覺剛躺下,又起來廝殺。
刀,從不離手。
睡覺也得枕在腦袋
這種噩夢般的生活過久了,竟然分不清如今是現實還是夢境了。
不過,
他倒是堅定了一個信念,誰也靠不住,只有刀把子靠得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