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陛下的身影消失,
侍衛陸舟才走出列,拍拍手掌:
“諸位,咱們抓緊時間,太陽落山之前必須拿出一份和平方案。”
“要知道,5萬大軍人吃馬嚼長期消耗,可不是個小數目。陛下仁厚,我軍文明,沒有向地方攤派軍費,沒有滋擾地方。”
“諸位,可切莫辜負了這份難得的好意!”
……
在場眾人連聲稱是。
于是,
會議在友好的氣氛下,以極其文明的方式召開。
兩邊心平氣和,輕言細語。
陛下的方案是:
允許客家人在山區開礦,招募不低于1萬名客家青壯當兵吃軍餉。
允許廣府人自主冶鐵,簡拔100名年輕子弟進入東山文官學校。
……
陸舟明確告訴在場首領:
“客家開礦、廣府冶鐵并無額外限制,但必須遵守朝廷的工商業相關規定。丑話說在前頭,誰要是不按規矩辦事,莫怪大兵上門。”
眾人紛紛點頭,
心想,不就是官府要來分潤一股嘛~
求之不得。
以前開私礦,清廷縣衙也拿好處。
但是沒承諾,該翻臉時還是照樣翻臉。
現在嘛,
只要能合法搞,你們想多拿點也沒關系。
……
“大人,我們廣府人可否進山開礦?”
“大人,我們客家人可否自己冶鐵?”
面對這兩個疑問,
陸舟笑著搖搖頭,表示:
“開礦和冶鐵必須分離,這是紅線,誰要是越線,就是圖謀不軌。”
所有人都聽懂了。
制約嘛。
也對,自己要是開礦冶金都占了。試問,天下哪個朝廷能放心?
可以理解。
大家是想掙錢,不是想造反。
……
陸舟又添了一句:
“我個人建議你們先商議一下,將開礦地點和冶鐵地點盡量靠近一些,尤其是靠近河流。大宗貨運離開水運,成本太高。”
在場雙方默默對視一眼,
尷尬,別扭。
鶴山縣客家首領,曾懷古陡然產生了一個念頭,
假如,
客家礦場私自冶鐵的話,這幫廣府人會第一個去官府告發。
他越想越驚悚,感慨吳廷算計之深沉,只覺后背發冷。
如此安排,
廣府人無論是從過往仇恨的因素,還是生意獨占的角度,都有充分的動機警惕其他人私自涉足冶鐵。
……
鶴山縣團總陳世豪,拱手道:
“敢問大人,這100名文官是由我們推選嗎?”
“陛下有指示,文官體系,逢進必考,開考比例不得低于三比一。所以,你們至少推薦300位族內年輕子弟到廣州參加考試。當然,500人,1000人也沒關系,最后只錄取100人。”
眾人眼神交換,懂了。
不用問,
這些名額肯定是在座的各大宗族包攬7成,剩下3成給底下普通宗族子弟分分。
……
陸舟心中暗贊,
圣明無過陛下,陽謀既出,天下無人能敵。
分名額,宗族首領之間必定會產生矛盾。
日后,
吳廷再稍微放出些風聲,宗族內部又會產生些許嫌隙。
這些矛盾嫌隙或許不會太大。
但,
只要出現了,
吳廷就可隨時加以利用,將粵西鐵板一塊變成多塊(零碎)鐵板。
……
陸舟暫時只看到了這些,
卻沒看到陛下的更深算計。
例如,將鶴山籍文官安排到新會縣任職,將新會縣子弟安排到開平縣。
同為廣府四邑又如何?
只要在一口鍋里掄馬勺分肉吃,大家早晚要磕碰。
誰都覺得,
自己碗里的好像肉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