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有朱熹,后有錢謙益。
金圣嘆最多算塊邊角料,做不了好家具。
儒學,
在江南發展了1000多年,浸透在百姓的骨子里,根深蒂固。
江南有文氣!
至多30年,
吳廷就得回歸正道。
保不齊,比大清輸的更徹底。
……
值得注意的是,
投奔吳廷的這幫讀書人絕大多數尚未有資格邁過儒家大院的門檻,或者雖然邁入了門檻,但只配站在院子里。
他們很眼饞,聞到屋里的肉香,但吃不到。
在屋里吃肉喝酒的,是文官士紳。
這兩個群體之間很微妙。
前者想進屋,上桌吃肉,但擠不進去。
所以憤然離開儒家大院。
去隔壁的吳家大院賀喜,趁著人少想混個上桌吃肉的資格。
想必,
主家也會給個面子,大家互相成全。
……
不過,
這幫來吳家大院賀喜的讀書人,
目前最腹誹的是——吳廷的考試制度一直沒有完善。
考試時間、地點,錄取人數,都未曾有個準確的章程,讓大家的脖子都伸成長頸鹿了。
胡雪余曾經提醒過陛下~
但是李郁借口忙于征戰,刻意忽略了此事。
茲事體大,一定要慎重。
他可不想打完了天下,回頭一看。
麾下文臣換湯不換藥,頭上的辮子剪了,心里的辮子依舊油光水滑。
……
讀書≠儒學。
這是個障眼法。
小民百姓,以為儒學是一套知識體系。
士子們,宣稱儒學是一套價值觀體系。
實際上,
儒學卻是一套分.配體系。
漢人士紳支持大清,是因為大清支持儒學。
清統區的漢人士紳不支持李郁,是因為李郁要收繳他們手里的餐刀。
說來說去,
最終還是利益之爭。
當讀史困惑時,最簡單的輔助閱讀方法就是——從錢出發!
用“錢”去比劃史書里的每個人、每件事。
可小小頓悟。
……
“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賊巢穴,待俺趕上前去,殺他個干干凈凈~”
隔壁突然傳來頗具特色的優伶嗓音,又很貼合當前自己的心境。
李郁一愣,
將征詢的眼神投向正在院落里站崗的侍衛。
侍衛連忙低聲道:
“是陛下親征四邑時,新廣州商會送來的梨園戲班。”
“嗯。”
李郁扭頭進了書房,快速手書一封,遞給侍衛:
“將此信交給商會會長。”
“是。”
……
攻下廣州,
吳軍刻意將城內原先的官紳階層一掃空。
故而所謂的新商會,實際上是追隨大軍腳步進駐廣州城的江浙富商成立的組織。
鳩占鵲巢~
吳軍前腳打地盤,江浙商幫后腳就跟進。
先收購吳軍抄沒的店鋪、倉庫,后銷售江南工廠出產的各種工業品。
雙方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