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
該想到的基本想到了。
……
參謀本部大臣譚沐光帶來了一張“湖廣戰役示意圖”。
上面,
用醒目的紅箭頭標注了出兵方向。
其中,
第2軍團從駐地九江出發,越過省境進入湖北,目標——武昌。
第4軍團駐揚州兵力全員登船,目標——襄陽。
第5軍團從廣州抽調一支偏師,目標——湖南郴州府。
輕騎兵軍團從駐地南昌出發,越過萍鄉,進入湖南,目標——長沙。
另外,
調動整編后的第1派遣軍團,至襄陽助戰。
調動贛州集訓的5000客團新兵,至長沙助戰。
……
“陛下,諸位同僚,譚某簡單講述一下。”
“此戰和以往任何一次戰役都不同,我軍采取的戰略是大迂回,多線用兵。”
“第一步,控制湖廣樞紐城池、重要關隘,形成初步包圍圈,截斷和周邊省份的主要運輸線。”
“第二步,重點進攻,水陸并進,攻取武昌、長沙兩座省城。”
“第三步,傳檄而定,收縮包圍圈,剿殺殘余。”
“湖廣熟,天下足。故而,我軍作戰的一個極其重要目標,是糧!”
“湖廣春糧從襄陽北運南陽的路線,目前已被水師封堵。”
“幾個月后,秋糧又要上市了。”
“為了防止清廷將糧食疏散到其余省份,在攻取襄陽、荊州之后,我軍需派遣小股精銳輕兵突進,封鎖湖廣通向四川、貴州2省的運輸要道。爭取把大宗的糧食都截留在湖廣地面。”
……
見譚沐光講述完畢,李郁站起身,
環視一圈,
問道:
“都明白了嗎?”
“明白!”
“好,今日是七月初一,命令應于5日內送達,各部做開拔準備。”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林淮生為帥,參謀本部牽頭、軍工署、運輸署、糧食署,以及途經地方縣衙通力配合,為大軍籌備糧草物資。”
“20日內,第一批后勤物資到位。七月二十一日,各部依次開拔,按令行事。”
“拿下湖廣,讓清軍膽寒,讓天下敬畏。”
“散會!”
眾人起身,高呼萬歲。
更多的人緊跟著加入了萬歲的呼聲。
……
走出皇宮時,
許多人興奮不已,為這次戰役的龐大氣魄而興奮。一口氣吃下湖廣,人、糧、地都包圓了。
皇宮內,
李郁和林淮生坐而論道,品茶。
“痢疾好了嗎?”
“謝陛下關心,好了。”林淮生想了想,還是如實說道,“衛生署的成藥不錯。”
“嗯,吳敖做事認真。”
“陛下~”
“嗯?”
“能不能把第一批成藥都撥給臣,大軍征戰,正值夏日末尾,臣怕~”
李郁點頭。
洞庭湖周邊是多種疾病的高發區域,水體里潛藏著無數看不見的病菌。
不出意外的話,在洞庭湖有一場大仗。
……
“關于此次湖廣戰役,你有什么想法嗎?盡管提。”
“臣請示陛下,是否要控制第4軍團的傷亡?”
李郁笑了,
心想,你林淮生雖然沉默寡言,但還是肯琢磨事的。
第4軍團,
是吳軍序列當中第二特殊的作戰序列。
不過,
這次就連第一特殊的作戰序列都要扔上戰場。
第二,也就不稀罕了。
李郁很直接:
“第4軍團兵員來自江南,他們銳氣不足,狡詐有余。你分配的作戰目標必須完成,但是,如何執行可以適度給予他們自主權。”
……
林淮生干脆利落:
“明白。臣會放權給黃肆。”
“還有一件事,第4軍團副總指揮李小五暫調任青年近衛營主官。寡人想讓這些少年多點歷練~他們銳氣過剩,經驗不足,你幫著照看一下。”
“陛下放心。”
林淮生顯然是有備而來,
又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
“對待投降之人,臣該如何應對?”
“剪辮、納糧、交稅、且不做任何官職許諾。其他的你盡可自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