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樁生意的合伙人是元老劉阿坤的妻子,劉甄氏,她負責解決貨源。
情報署負責解決運輸和買方,從福建販茶起運走海路進入渤海,至津門大沽口交割。
利潤,
情報署拿5,劉甄氏拿2,王亶望拿3。
津門那邊的買方身份神秘,總之是能在直隸地面橫著走的主。
類似這種一邊打仗,一邊搞走私的現象看似離譜荒誕,實際上很正常。
打仗時,大家以命相搏。
停火時,大家照樣做生意。
大人物的事,凡人不好琢磨的。
……
所以,
第4軍團駐揚州時,理直氣壯集體走私茶葉的心理也就很好理解。
和尚做的,禿子就做不得?
4軍團的軍官們到現在還是很不服氣。
他們在湖北,和當地士紳迅速打成一片,一邊嚴厲打擊茶葉出境,一邊向河南武裝走私茶葉。
河南巡撫劉墉略有耳聞,不敢管不敢問。
戰時經濟的這潭水,太深了。
哪怕貴為巡撫,個子也不夠高,下水就沒頂。
如今天底下個子最高的兩位——弘歷和李郁,都未必愿意深究這潭水。
只要不涉及軍火,其他的不過分都能忍。
……
武昌城,第4軍團的38名軍官集體卸甲,揮淚惜別戰友。
早在大雪封路之前。
他們就接到了陸軍部的懲罰令,全體解職,貶為庶民,罪名是涉江北特大茶葉走私案。
接令后,
這38人度過了一個特別愉快的冬季。
忙著吃喝,請客。
一個冬天胖了10斤。
開春之后,在同僚們羨慕的注視下踏上了回鄉的船只。
雙方約定,
以后還要常來常往,搞搞雙邊貿易。
這么好的人脈肯定要維持住的,男人一起扛過槍的友誼。
這些貶為庶民的家伙負責從江南運香料、布匹過來,再從湖北運大米、木材、戰利品回去。
一正一反,很有賺頭。
關鍵是一路上都有自己人,膽氣壯。
……
不過剛到武昌,他們又接到了陸軍部的最新調令。
內容如下:
帝國正值用人之際,故對涉案軍官從輕發落,集體調離第4軍團,趕赴湘西前線報道,擔任前線新兵連軍官,軍職不變。
瞬間,
快樂消失,悲傷加倍。
湘西前線那是什么鬼地方?
翻山越嶺,跋山涉水,指揮輕步兵鉆密林,和不知道躲在哪兒的敵人廝殺?
然而,
他們不敢拒絕軍令。
家眷都在江南,家族生意做的風生水起。
如果不聽話,這一切就會在瞬間化為泡影~
……
陛下對于4軍團搞走私的行為略有憤怒,但勉強還可接受。
然而,
對于這幫人公然裝傻,不執行“投降指標”的行為,十分震怒。
原本,
按照不可明示的指標,湖北至少會有5座縣城,1座府城“拒絕投降,武裝對抗王師”。
如此,可創收500到800萬兩的戰爭紅利。
就因為第4軍團這幫烏龜王八蛋為了少打仗少死人,搞了個什么湖北士紳集體喜迎王師。
不止損害了朝廷的收入,更損害了江浙大商人們的商業利益。
影響極其惡劣。
所以,
老鄉的情面,是留不得了。
……
陸軍部干脆以茶葉走私罪,將這38名軍官調去殘酷的湘西戰場。
湘西和廣西不一樣。
吳軍和湘西武裝結下了血仇,不死不休。
而這38名軍官將會作為第一梯隊,進入武陵山和雪峰山。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