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灰頭土臉的永琰進入養心殿東暖閣,磕頭行禮。
乾隆眼皮也不抬:
“坐。”
太監們搬來錦凳,然后識趣的離開了。
乾隆不開口,永琰也不開口。
殿內沉寂許久~
突然,
乾隆抬頭,冷笑道:
“永琰,你有長進。”
“兒臣愚鈍莽撞,還請皇阿瑪寬恕。”
“以前的事就當過去了。朕這里有一份謄抄的文章,你先拿去看看。”
永琰接過初看標題臉色大變,再看內容又緩和了下來。
乃是前工部主事,現湖南巡撫曾滌的大作——《減丁安邦論》。
“皇阿瑪,雖不符孔孟之道,然確有~”他停頓了一下,“確有幾分歪理。”
……
乾隆抬頭:
“庶民太多,糧食不夠吃。缺糧,庶民就會賣兒鬻女,抵押田產,再然后就成了流民。烏泱泱的流民就好比蝗蟲,他們沒法成事,但是可以壞事。流民多了,就一定會出現黃巢李自成之流。你說說,朝廷該怎么對付流民?”
“皇阿瑪昭告天下說的很明白,重在預防,防微杜漸,扼殺在萌芽期,不要讓蝗蟲成群。”
“嗯。”
乾隆很滿意,也很擔憂。
他頭一次發現自己這個單純的兒子竟多了幾分心機,眼睛里多了幾分難以形容的東西。
……
“朕拿下了你的心腹、九門提督塞納圖,你恨朕嗎?”
永琰撲通跪地:
“兒臣不敢。”
“起來。今日無外人,朕就想和你說幾句掏心窩的話。這大清是朕的,但早晚是你的。朕希望你能夠多擔重擔,多多歷練。但是伱要記住君臣本分,朕給你的,你才能拿。朕不給你,你不能搶。”
“皇阿瑪,兒臣錯了。”
永琰哭的像個19歲的孩子。
殿外,
總管太監秦駟微微搖頭。
他是外人,看的很透徹。如今局面是老皇帝不愿放權,儲君迫切想上位。
只不過,
儲君羽翼未豐,被摁的死死。
要是民間,老爹絕對不敢這樣壓制自己的成年兒子。
這世上的事終究不像書里說的那么美妙,一切都是基于實力的權衡。
天家無父子~
……
半個時辰后,
永琰眼睛紅腫走出大殿,出了東華門。
坐進馬車廂他才放松下來,攥緊拳頭,低聲咒罵:
“皇阿瑪,你若真為大清著想,就早點龍歸九天。壽多則辱,你是天子,辱的是江山,是八旗,是社稷。”
“你不死,大清就會死。”
人的思想轉變往往只需一個契機,遇到了,原有的思想體系就會崩塌重組。
一夜之間,
純真少年變成腹黑青年。
看人看事,鞭辟入里。
19歲的永琰,在不知不覺間完成了一個540度的大轉彎。
……
清廷祖制,
皇子幼時住在宮里的阿哥所。
成年后,應出宮開府別居。
而永琰卻一直居住在紫禁城的琉慶宮~
親王府就是琉慶宮,琉慶宮就是親王府。
這絕不是優待,而是苛待。
原因很簡單,紫禁城是皇帝的地盤,一言一行都在皇帝的注視下。
永琰沒有自由,沒有心腹。
所謂的潛邸舊臣,一個都沒有。
老辣的皇阿瑪不給兒子一點擴充羽翼的機會,防范之心昭然若揭。
以前,
永琰不敢多想,不愿多想。
可經歷了外放歷練,監國經歷,他突然悟了,對老爹的怨恨已經達到了巔峰。
……
剛到琉慶宮,就有宮女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