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空中俯瞰,
會發現吳軍軍陣很緊湊,尤其是兩翼步兵,幾乎人挨著人。
中間的炮陣,不斷騰起白煙。
炮兵中尉手握黃銅炮瞄象限儀,冷靜的發布指令。
旁邊的2名士官,大聲將數據指令發布到炮長。
現場的吳軍火炮只有三種:
6磅長炮,3磅輕炮,以及新裝備的野戰臼炮。
上尉站在一輛空彈藥車上,舉著千里鏡,
嘀咕道:
“廣西人發了狂。”
“散兵出列,自由射擊。”
40余名散兵肩扛線膛槍走出陣型。當然,他們沒忘記用余光關注一下地上的鐵蒺藜。
……
正如上尉所料,散兵對于一支缺乏正規訓練的軍隊打擊效果很好。
散兵的遠距離槍擊,讓桂軍不少火繩槍手忍不住提前開火。
望著對面白煙繚繞。
上尉露出了滿足的微笑,有一種成年人欺負小孩的快樂。
觀察炮擊效果,更興奮。
正面沖鋒的桂軍方陣密集,實心彈的殺傷效果堪比教科書。
上尉透過千里鏡看的真切,那叫一個人仰馬翻,殘肢斷臂漫天飛。
遂笑道:
“我敢打賭,最多1刻鐘,敵人必定潰敗。”
站在旁邊的2名參謀不住地點頭。
大炮轟,散兵誘,排槍輪擊。
這么一套看似簡單的戰術,背后凝聚了無數人的心血。這大約就是陛下所描述的“大工業帝國”的美妙愿景吧。
……
桂軍依舊在前進。
尸橫遍野,然而沖鋒速度卻加快了。
沒有陣型,全是兇悍。
上尉猛然放下千里鏡,表情古怪,扭頭朝著參謀:
“你們倆立即回廉州。關閉城門,拉好吊橋。”
“這是軍令。”
“遵命。”
倆名參謀雖然心中存疑,但一秒鐘都沒有耽擱。
陸軍部明文規定:
戰時,
參謀、軍法官等一切文職軍官,必須無條件聽從主官命令,違令者,軍法從事。
……
跑步回城的倆名參謀只聽得身后槍聲綿密。
知是己方兩翼步兵開始接敵了。
槍口抬高10度~
50丈,第一輪槍響。
郁林州民團齊刷刷倒下一茬。
40丈,又是一輪。
30丈,再挨一輪。
20丈之內時,士兵們甚至看到了對面敵人中彈騰起的血霧。
上尉也不由得掏出了手槍,握在左手。
他詫異地發現廣西佬好像集體嗑藥了,瘋了。
……
臼炮發威。
鐵皮橢圓柱彈體被狂暴的火藥氣體推出膛,隨即被驟變的壓力擠碎。
內部包裹的200顆小霰彈好似花灑噴水,綻放后再落下。
慘不忍睹。
落點周圍三丈之內,好似天降鐵雨。
中彈的人捂著傷口,倒地痛苦掙扎,直到血流干。
上尉依舊站在彈藥車上,臉色嚇人。
饒是見過慘烈戰爭的他,也被桂軍這種玩命的打法給嚇到了。
“上刺刀。”
軍官的吼聲此起彼伏。
提前上刺刀,會影響裝填速度。
所以,
步兵營一直等到敵人繞開正面的鐵蒺藜,進入20丈內,才臨時上好刺刀。
……
兩軍短兵相接。
金鐵碰撞,慘叫連連。
郁林人瘋了,以命搏命的打法。
炮手很慌~
因為正面有一伙人不顧鐵蒺藜沖過來。
鐵蒺藜輕松扎破草鞋,扎穿腳板,但依舊有不少幸運兒沖過來了。
一門匆匆完成裝填的3磅輕炮,成了吳軍炮陣最后的依仗。
轟~
貼臉反擊。
炮口一股白煙之后,血霧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