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臣子們的殷切眼神,李郁沉默片刻,確定新官制已經無法回避了。
干脆借著這個機會一次性說清楚。
“寡人決定,正式取消取消府、道兩級衙署,在地方實行省——縣兩級管轄,確保高效,避免冗余。”
“另在教育大臣下,成立考試院,按寡人心意草擬新文官錄取制度。考試分實用篇和策論篇兩部分,各占一半分值。實用篇覆蓋詩詞、數學、物理、天文、地理等常識。策論分兩篇,一篇務實,一篇務虛。”
“每年考兩次,春季,在各個省會舉行第一次選拔考試。秋季,在蘇州舉行第二次選拔考試,具體名額后議。合格者方可進入東山文官學校,學時3年,學費在現有基礎上可適度抬高。”
所有人鴉雀無聲。
陛下這是早有準備,處心積慮啊。
……
省——縣兩級扁平管轄制,石破天驚。優勢很明顯,缺點也很明顯。
現在改,阻力很小。
因為吳國目前的文官主要集中在州縣,府級大部分空缺,省里更是寥寥無幾。
這樣一改,
原先的少數府一級官員,直接快進入省。
撿到大便宜的他們不可能反對。
而表現卓異、籌備升遷的名單上,積壓的那些州縣文官也會歡呼雀躍,一步入省。
快人一步,快人n步。
不過吳國文官們,以后的競爭就激烈了。
知縣再想向上一步,難于登天。但是可以升文官等級,漲薪俸。
……
一石激起千層浪,無數人忙著打聽。
很快,更多的細則出來了。
所有人大吃一驚,陛下這是想做什么?
新制:
官辦教育分3級:初級學校,中級學校,高級學校。
在治下所有縣城開辦一所初級學校。
學制一個月,學費100文。
每一期的新生人數不可超過100人。
只教授漢字和算術,包住宿、包文具、不包吃飯。
一月后,授課教師按照百分之五的比例擇優,推薦至中級學校參加升學考試。
~
在府城開設中級學校,對推薦新生進行入學考試,刷掉排名后80%的學生。
學制一年,學費10兩。
教授文字、詩詞、數學、簡單物理。
包住宿、不包文具、不包吃飯。
一年后進行結業考試,再刷掉50%。
~
在省城開設高級學校,正式接觸新官制教材。
學時二年,學費50兩每年。
不包住宿、不包文具、不包吃飯,教材也需自購。
二年后,所有學生皆可參加在省城舉行的第一次考試。
教育大臣每年會給出各省的相應錄取名額,初試合格者可至蘇州府參加最終選拔考試。
勝出者進入文官學校短暫進修1年,每日拜讀陛下的治國理念。
畢業時以論文質量定去向。
……
此外還有若干補充說明。
例如,
原先的五年制文吏可獲得一次直接參加省會初試的機會。
若羅落榜,還想考文官,則必須從中級學校重新學起。
此外,還提供了兩個托底選擇。
五年文吏期滿,考不上,也不想讀書了。可以去高級學校做實務教師,也可以去軍隊直接從士官做起。
~
例如,
初級學校除了年齡(12歲以下),不得設置其他任何門檻,按照報名順序先后安排入學。
例如,
初級學校推薦學生,至中級學校參加考試所產生的路費食宿,由官府承擔。
例如,
中級學校結業考試落榜者,可優先安排去初級學校當教師。
中級學校結業考試合格,但因家貧自愿放棄繼續升學機會者,全部安排至各工礦做管理人員,也鼓勵大商人從中招募。
~
例如,
每年對省內考試合格率前10名的初級學校,給教師發放100到10兩不等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