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大擺流水席,連擺三天。
吳皇宮的容嬤嬤突然現身,代表皇后送來了兩套上好的蘇繡衣裳。
當事人,張有道女兒看到衣裳面料時,臉紅到了耳根子。
不過,
經歷了如此多的風風雨雨,她也看得開,索性大大方方的謝恩。揭過這一頁,迎接美好的新生活。
……
吳廷再次面臨一個尷尬困境——缺錢
一,湘西會戰,靡費軍費無數。
二,第7軍團番號落地,軍服、武器、訓練、餉銀,又是一筆固定支出。
三,為了支持反動君主喬治三世和議會搶奪君權,間接打擊華盛頓,好大一筆支出。
四,海軍部,天天要銀子。
五,三級教育體系落地,又是一筆。
六,派駐全權公使攜帶巨量經費駐倫敦,使團高達150人,又是一筆。
以上,都是為了帝國。
陛下甚至都沒舍得花錢為自己添點妃子,添點衣裳,修點園子。
寡人四季常服不過8套~
咬緊牙關、節衣縮食,支持喬治三世搞“逆光榮革命”。
……
在緊迫的壓力之下,財政大臣胡雪余每天認真工作4個時辰。
帝國海關,光速落地,開收關稅。
各級海關急需大量能算會寫的文吏,在胡雪余的關照下,紹興府儲備師爺全部用罄。
還不夠。
紹興府十二三歲的徒孫們夾著小算盤也出來上班了。
陛下對此心知肚明,但沒辦法。
至少5年以后,
第一批自己培養的職業人才才能出校門。
教育,見效太慢了。
不像軍事工業,今年投入,明年就能殺人。
……
四月初四。
春闈恩科正式開考,來自北方各省的考生共計1552人參加。
5日后發榜~
秋來客棧內,
十余名舉人強裝鎮定,互相說著言不由衷的話。
“張兄大才,此次必定中頭甲。”
“哪里哪里。”
“王世兄錦繡文章,名動山西,此次必定能進前三甲.”
“過獎過獎。”
掌柜的側耳,突然低呼:
“報喜的差役來了。”
眾人屏氣凝神,鑼聲逐漸靠近。
京漂舉子張開懷,緊張的站不穩腳跟,勉強靠著柱子不至于滑倒。
……
報喜的差役,扯著嗓子喊:
“恭喜蘭州王老爺,高中三甲第1221名~”
“恭喜直隸周老爺,高中二甲第91名。”
“恭喜~”
聽到名字的舉人瞬間失態。
有人熱淚盈眶,有人高舉雙臂,有人撫掌大笑,有人在地上打滾。
經常落榜的人都懂,這一刻的含金量。
張開懷哭得不能自己。
中了~
多少年的辛酸終于熬到頭了。
客棧掌柜畢竟是局外人,頭腦還算清理。
在鞭炮聲中,
他猛然間發現了一個蹊蹺事:住在自己客棧的舉人全中了!無一落榜!
……
折騰了一天,報喜的差役賺的盆滿缽滿。
倆差役議論:
“好像今年上榜的舉人特別多,報喜都報麻了。”
“不是好像,是確實。”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