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無限感慨~
對于帝國來說,儲君陰狠是好事。對于自己來說,儲君陰狠卻是壞事。
腥風血雨的老年生活終于降臨嘍。
炮擊許久,大部分炮彈劃過棱堡上空,直接從頭頂過去了。
……
乾隆皺眉:
“為何命中率如此之低?”
何國宗開口了:
“回皇上,這正是棱堡的精妙之處,地基下挖,城墻的三分之一低于周圍地面。臣下去傳令,讓大炮抵近到50丈內轟擊。”
“去吧。”
炮手們很郁悶,好不容易將一發10斤重的鐵球砸在棱堡上,造成損害卻很輕。
城墻精巧的角度,卸力明顯。
傳教士們交頭接耳,很是欣慰。
……
午時,
何國宗拿出了總結報告。
“12門大炮共計發射了110枚實心彈,僅有15枚命中。棱堡缺損9處,皆為小缺,結構無礙。鎖在城墻上模擬守軍的死囚200人,死傷13人。”
眾人震驚。
驚呼不可思議。
乾隆扭頭,慈祥的詢問:
“太子,你怎么看?”
“兒臣認為棱堡乃軍國利器,非福長安在淮安弄的那些破爛堡壘可比。朝廷應該重賞這些傳教士,授予兵部主事銜,令他們為我大清督造千萬棱堡。”
“好,好。”
乾隆扭頭:
“你們想要什么?”
“請大清皇帝允許我們自由傳教,讓上帝的福音降臨東方~”
……
乾隆望著永琰。
“太子~”
“有皇阿瑪在,兒臣豈能僭越,但請皇阿瑪圣裁。”
一眾臣子烏泱泱跪地,高呼:
“請皇上圣裁。”
乾隆表面歡喜,心中冷笑。
逆子,你不是不敢僭越,你是不想攬上這事。
他高聲道:
“傳旨,即日起,準各國傳教士在各省自由傳教,建教堂,吸收教徒。”
“軍機處擬旨,加蓋玉璽。”
“朕,一言九鼎。”
5名傳教士齊刷刷跪地。
高呼萬歲。
他們熱淚盈眶,哭的不能自己。
從南懷仁到蔣友仁,從明到清,耶穌會終于撬開了東方大門,容易嗎?
……
5名洋主事分別進入兵部和工部任職,承擔鑄炮、修棱堡等工作,為我大清效力。
同時,他們派人回歐洲,請求耶穌會速速派遣大批傳教士。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無論將來這片土地的主人是清帝國還是吳帝國,是和平還是硝煙,耶穌會的狂熱教士們都將不畏艱難與死亡,只求使命必達。
傳教,本就是逆天而行。
撬開一個擁有3億人口的帝國,那是多大的榮耀?
上帝不會忘記的。
……
實際上,
蔣友仁故意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他設計督造的這款小型棱堡,沒法量產。
棱堡,是歐洲工程學、幾何學、彈道學的集合。
沒有他的現場指導,大清帝國的無知武官領著文盲勞工,依葫蘆畫瓢修出來的棱堡防御效果至少打5折。
7折都有可能。
在宮廷里待了幾十年,蔣友仁熟讀儒家經典,和幾十名士大夫打過交道。
他發現清帝國的精英階層有一個巨大的缺陷——務虛不務實。
熱衷模糊,厭惡精確。
熱衷理論,厭惡實踐。
似乎什么都懂,但是什么都不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