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朝議正常進行。
太和殿內,
乾隆照樣威嚴,殿內大臣照樣恭敬。
但是,
嘉親王永琰卻很少參與朝會。
即使參會,也會內罩軟甲,靴藏利刃,護衛們甚至開入午門,在廣場上就地等待。
提防之心,昭然若揭。
父子失和,各懷鬼胎。
……
突然,
一名侍衛急匆匆闖入太和殿,單膝跪地:
“報~午門外來了大批兵丁。”
乾隆瞬間起身,喝道:
“他們是哪個衙門的兵?想做什么?”
“看旗號是步軍統領衙門南營,2000多人,兵甲齊全,旗幟鮮亮。”
殿內嘩然,
和珅問道:
“他們有攻擊午門守軍嗎?”
“并無,只是列隊。”
和珅猶豫了一下,急匆匆離開太和殿登上午門城門樓子查看。
外面,
兵丁們大喊:
“捍衛大清,保衛大清。”
……
周圍,無數京旗子弟聚攏。
議論紛紛~
這一次,素來云淡風輕的這幫人沒了往日的輕松,人人眼里都露出了驚恐。
京旗懶、混、刁。
但一點不傻。
相反,他們特別精明。
久在皇城根,他們什么套路、什么玩法沒見過?
當前的局勢,父子倆稍有不克制,四九城立馬作戰場。
所以,
京旗特別不希望打起來。
他們希望乾隆識趣,速速認清當前形勢,莫要執迷不悟,趕緊去做太上皇。
做太上皇有什么不好?
李淵也當過,過的很不錯。
……
朝議在惶惶不安的氣氛中解散。
大臣們心驚膽戰的走出午門,望著左右列隊的兵丁們。
福壽帶頭抽出佩刀,2000多兵丁齊刷刷刀槍出鞘。
恐嚇!
“哎喲喂~”
十幾丈外被圍觀的京旗瞬間被刀氣所傷,連連后退數步才勉強穩住腳步。
和珅面如土色。
老家伙于敏中很淡定,面不改色心不跳。
他甚至顫巍巍的走過去,主動詢問:
“弟兄們,來這干嘛?
“步軍統領衙門全體弟兄,昭告全城,誓死保衛大清。”
“好,好。”
于敏中笑呵呵伸出右手,食指彈了一下刀身。
鐺~
“有點生銹了。”
福壽走過來,拱手道:
“于老大人有所不知,生銹的刀砍人效果更好。”
……
于敏中擺擺手~示意自己耳背,背著手弓著腰慢悠悠爬上馬車,離開了。
人老了,一般就兩種精神狀態:
特別怕死、特別不怕死。
老于很顯然屬于后面一種。
回到府邸,他一刻都沒有猶豫,立即派心腹帶自己的信物和口信南下,通知兩個兒子趕緊的和南邊搭上關系。
大船將傾,山崩地裂就在眼前。
接下來的每一天都是倒計時!
……
在福壽的唆使下,步兵巡捕南營刀槍出鞘,繞皇城一周,沿途大喊:
“只有嘉親王才能救大清。”
街道兩側商戶閉門,百姓龜縮,瑟瑟發抖。